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打好政策“组合拳”加速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2025-08-25 13:47:43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0.3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消费增长强劲,让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动力和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涵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领域。服务消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是促进供给优化、加快产业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牵引力。扩大服务消费,发挥需求的导向作用,既可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也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同时带动生产和投资,打通供需衔接的通道,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我国高度重视服务消费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健康消费……今年以来,一系列细化举措渐次落地,引导服务消费发展。

在政策引导和各方联动下,服务消费供给不断增加、消费场景创新层出不穷,多维度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6.1%,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服务消费已经成为提振消费的显性驱动力和重要抓手,也成为当前和今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前,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服务消费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好,特别是养老育幼、医疗健康等服务领域潜力巨大。但也要看到,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仍有待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不高、优质服务供给不足、消费环境不优等问题仍然客观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好政策“组合拳”,更大力度支持扩大服务消费,加速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加强政策引导。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重点行业出台具体政策措施。持续深化服务业领域的“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约新服务模式、新消费场景发展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在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关注度高、公益性强的领域,探索更有效的政府与市场合作模式,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激发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的积极性。

增加优质供给。各地各部门要推动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鼓励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创新服务模式。引导资源投向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服务场景等长期价值创造上。支持和引导经营主体创新服务消费业态、模式和场景,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扩大服务业开放,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优化消费环境。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引导经营主体诚信合规经营。加强服务质量监测评价能力建设,推行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开展服务质量承诺活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虚假广告、网络欺诈、泄露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畅通消费者投诉和维权渠道,促进消费纠纷源头解决。通过完善信用体系,让优质服务提供者获得市场回报,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营造安全、放心、透明的消费环境,切实提振消费信心。

【观象台】

(责任编辑:陆明)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