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中国厨都”烹出高质量发展盛宴 山东滨州多措并举赋能商用厨具产业提质增效

2025-08-20 16:44:14 中国质量报

“中国厨都”烹出高质量发展盛宴

山东滨州多措并举赋能商用厨具产业提质增效

□ 本报记者 朱文达

在山东省滨州市,一口锅、一台灶,不仅烹饪着千家万户的美味,更“炒香”了一个富民产业。走进这座“中国厨都”,2800余家商用厨具企业正奏响锅碗瓢盆的“交响曲”——这里生产的厨具不仅占据全国42.5%的市场份额,更漂洋过海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地厨具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一系列质量技术帮扶令人瞩目:从风险会商的“预警雷达”到三级联动的“精准拆弹”,从“日管控周排查”的责任链条到专利标准并重的创新引擎,滨州市市场监管局用一套组合拳,让“滨州制造”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滨州市市场监管局将防线前置,全力构建风险治理体系,建立全域覆盖、动态研判、精准干预的风险会商机制,由质量监督条线牵头,联合认证认可、登记注册、网监、综合执法、检验检测等多业务条线,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合风险会商,深入剖析产业现状,精准查摆潜在风险,因地制宜制定防范策略,全领域展开风险隐患的排查与整治。同时,该局坚持实施“搜集整理、提示通报、反馈处置”的风险信息通报机制,“台账式”管理、“销号制”落实,责任压到人、措施落到点,全面消除风险隐患。

为提升风险处置效能,滨州市市场监管局对风险会商排查出的问题,落实好属地、企业、部门3个责任,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整治。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即经常性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风险处置情况,提出工作落实建议,建立协调机制,实施质量共治;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即在商用厨具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质量安全责任制,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按照风险管控清单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落实好部门监管责任,即指导基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强制认证、信用监管、行政执法、帮扶等措施强化风险处置,实现闭环管理,防范化解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同时,滨州市市场监管局织密织牢立体防控网络,持续抓好质量监管和产业提升,有效防范商用厨具产品发生行业性、区域性质量风险。“我局以检查督促问题整改。对抽查不合格企业、涉舆情和投诉举报多的企业开展重点检查和专家问诊,坚持每年组织专家检查企业50家以上,借助技术专家力量,一对一帮助企业整改问题。目前,全市商用厨具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同比提升15%,质量违法案件同比下降12%。”滨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年,滨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燃气用具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隐患排查、监督检查、专家检查为主要方式,检查经营主体2130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230个,指导396家生产、销售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该局通过召开现场会、督导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有力推动基层工作落实,取得良好效果。

为助力商用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滨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疏堵结合。该局以订单式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能力,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培训会议、全省商用厨具产品质量分析暨安全生产培训会、山东省厨具行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暨取证开班等活动,为企业及从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大力提高从业人员风险管控意识和质量标准掌握程度;以标准品牌引领企业登高望远,帮助优势厨具企业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发布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商用厨具产业集群团体标准17项,积极鼓励厨具生产企业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79家燃气燃烧器具生产企业获CCC证书745张,获证率居全国前列;大力提升厨具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和扶持厨具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滨州厨具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268件,其中发明专利46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2件,驰名商标1件,并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2笔、金额1.7亿元。

正如灶台上跃动的火苗,在监管与服务的双轮驱动下,滨州市商用厨具产业正以更稳健的姿态,烹制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盛宴。

(责任编辑:陆明)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