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秦海峰
今年以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创新机制、严控风险、强化源头管理,推动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快速检测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三检联动,织密供给端风险防控网。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构建“市场自检+政府快检+监督抽检”的三检联动体系,明确各方权责、检测频率与检验重点;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批批快检责任,要求检测数据实时上传、现场公示,规范委托检验流程,确保高风险品种全覆盖;聚焦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等11类重点品种及高风险项目,科学制定抽检计划,有力补充并监督市场自检;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推动主要产地与重点农产品承诺达标码、产地信息追溯码和食品安全快检合格证明“三码联通”,加快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问题处置,闭环管理阻断风险。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专门措施,对快检初筛阳性产品的报告、复检、下架、退市、溯源、通报及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制定清晰严格的程序;明确市场开办者为处置第一责任人,对确认存在问题的产品,严格监督其依法处置并全程记录;建立溯源通报机制,及时向农业农村、海关等部门移送涉及种养、进口环节的阳性线索,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处置;要求完整录入处置信息至监管系统,确保过程可追溯、可倒查,实现风险处置闭环管理。
进货查验,终端倒逼守牢底线。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严格执行食用农产品“三凭证”(购货凭证、承诺达标合格证、质量安全信息码)准入制度,强化进货查验,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至批发环节,有效遏制“无证入场”。该局同步部署开展专项检查行动,将进货查验作为日常及专项检查重点,督促山西全省集中用餐单位、连锁餐饮等单位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无证产品一律禁用,严惩未履行义务、记录不实、使用无溯源产品等行为。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巩固深化现有成果,完善制度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不断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水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