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培育新增长点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2025-08-14 13:10:21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大众旅游消费热度不减,出游人次、花费实现双增长,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

文旅消费市场持续火热,一个直接推动因素是政策支持。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围绕6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措施,以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并就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等作出具体部署。

文化和旅游部聚焦大力提振文旅消费,于4月启动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活动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节假日以及地方传统民俗节庆、周末等时间节点,举办个性化、特色类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推广跟着演出、影视、赛事、非遗去旅行等特色旅游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出更多惠民乐民措施。一系列落在实处的文旅促消费活动,吸引更多人走出家门、踏上旅途,为旅游市场增添活力。

文旅消费市场潜力不断释放、活力不断激发,得益于各地积极创新,丰富消费场景。广西深入开展“广西旅游年”活动,推出景区“一票3日使用制”等措施,上半年接待游客总人次同比增长10.7%,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12.4%;吉林今年以来加大促消费力度,出台促进文旅消费的20余条举措,上半年全省5A级、4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5.2%,等级旅游民宿接待游客量、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8.8%、19.3%;福建着力培育演艺新业态,为游客提供“潮玩一体”的体验,上半年全省开展营业性演出2.8万场,观演观众475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5.4亿元。

科技元素的加入,让文旅消费更加多彩。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研发项目落地产品《我的世界都是你》融入VR技术,展现独特魅力。自2024年11月运营至今年6月,客流量月均达2万人次。科技游也是多地旅游市场的顶流。湖北武汉光谷空轨龙泉山基地内,孩子们拼装独属于自己的“光子号”模型;湖南湘潭彭德怀纪念馆的“口袋导游”AI系统,能迅速解析文物背后的故事,变静态展陈为动态对话;游客可以在贵州中国天眼景区的场馆内VR观星。“科技+”带来的创新,令“老产品”焕发新光彩,也不断拓展旅游市场的边界。

上半年旅游市场的数据显示出相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对文旅消费越来越重视,宣传推介力度加大,目的地形象、服务等不断优化。这也让人对我国文旅消费市场前景充满期待。不过,也要看到,目前我国文旅消费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短板,市场潜力尚待进一步挖掘。相比发达经济体,我国文旅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不高。部分地区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单一化、同质化现象明显,质量和数量与消费者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部分地区在市场秩序规范、行业引导、经营管理等方面仍较滞后,存在跨区域合作不畅、市场营销方式和手段仍显不足等问题。

进一步推动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领,把文旅消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衔接。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各自不同资源禀赋,“一城一策”“一地一策”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尽快补齐文旅消费软硬件短板和弱项。

在此基础上,要加快培育消费新的增长点,充分释放文旅消费市场潜力。对低空观光、海洋旅游、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要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逐步完善引导服务管理措施,为文旅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推动文旅与农业、工业、商业、体育、教育等行业跨界融合,从需求出发,以“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动产品创新、场景创新,不断激发文旅市场生机活力。

(责任编辑:八雨)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