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厨房里的良药

2025-08-14 13:12:01 中国质量报

□ 孙桂菊

“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的民谚穿越千年仍焕发生机。儒家圣人孔子“不撤姜食”的养生智慧,宋代文豪苏轼笔下“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的净慈寺高僧,无不昭示着生姜在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今天,让我们从现代医学视角,重新解读这味古老食药同源之品的营养价值和科学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生姜的独特风味与保健功效源于其复杂的活性成分组合。其中姜辣素是生姜辛辣风味的主要来源,它能刺激口腔和胃黏膜,促进唾液、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这也是民间谚语“饭不香,吃生姜”的物质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生姜中的姜烯酚、姜酮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生姜辛温发散的特性使其成为应对风寒的天然良药。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到现代肿瘤科病房,生姜始终是止呕良方。其止呕机制在于姜烯、姜酮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调节消化道神经受体。对于晕车晕船引起的恶心呕吐,口含薄姜片或饮用姜茶可迅速缓解。

姜醇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临床研究显示,每天摄入2克生姜粉,8周后可使高脂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下降9%,高密度脂蛋白上升8%。

生姜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尤其对抗沙门氏菌效果显著。夏季在凉拌菜中加入姜末,不仅提味增鲜,更能预防肠道传染病,这正是“夏吃姜”的科学依据之一。

科学食姜的注意事项

1.适宜人群与禁忌

生姜虽好,但性偏温燥。阴虚火旺体质(常表现为口干舌燥、面红目赤、便秘尿黄)者不宜多食。胃溃疡、胃炎患者每日食用不超过3克鲜姜,急性发作期暂停食用。孕妇止呕可用姜,但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2.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生姜中的水杨酸衍生物具有抗凝作用,正在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谨慎,以免增加出血风险。手术前两周建议停食生姜。

3.腐烂生姜有剧毒

腐烂生姜会产生黄樟素,这是一种明确具有肝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质。发现生姜霉变或出现黑斑,务必丢弃。

(作者为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卫生系原主任)

【大健康·大家谈】

(责任编辑:八雨)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