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松瑶 文/摄
具身智能机器人有望逐渐摆脱遥控器这一隐形“牵引绳”的束缚——有别于往年企业依赖遥控器才能让机器人“走两步”,近日,在与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同期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多家企业创新展出多款适合应用于商店取货、仓库分拣、工厂生产等场景的无人遥控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
长9米宽6米的小型足球场内,身着两色球衣的加速进化T1有模有样地踢起2v2 AI足球赛。据加速进化副总裁赵维晨介绍,这场足球赛所用机器人为加速T1,比赛规则采用无遥控、全AI自主决策模式。“对比需要用遥控器或者预编程的运动,AI自主决策属于进阶选手,需要复杂的实时感知、大脑决策、高级运动控制、多智能体协作战术以及轻巧灵活、皮实耐摔的机器人本体。”
中信重工矿研院展示了船舶清舱机器人(移动重载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系统)、液压重载机械臂两款产品。据介绍,船舶清舱机器人主要用于港口干散货码头船舶清舱作业,实现煤炭、铁精粉、石沙建材等物料的智能无人清舱作业,具有清舱效率高、自主无人作业、工艺动作多、可清死角、安全性高等优点;液压重载机械臂具备七自由度高精度、自主感知决策与人机交互能力,实现最大负载3000千克、工作半径3.44米、重复定位精度达0.4毫米的性能指标,开创了“自主控制+人机交互”作业新模式。
多数企业选择将大模型“植入”机器人,促进“大脑”与“小脑”共同发育。维他动力应用了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智能伴随机器人,具备自主移动能力和视觉语言交互能力。开普勒K2大黄蜂依托高精度具身感知、模块化软硬件架构和海量全模态数据,能结合自研轻量模型,实现多模态对齐与毫米级精细操作,大幅提升任务成功率。
“请收拾一下床铺。”听到短短一句指令后,星海图R1 Lite未多犹豫,便从床头走到床尾,有条不紊地叠起被子。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机器人的一系列动作均为自主即时规划,高复杂度、长程任务背后是星海图的端到端VLA基础模型G0,为机器人未来真正融入日常家庭、胜任真实场景任务打下基础。
同样应用了VLA模型技术的,还有银河通用机器人展台前穿梭行走的四足机器狗。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机器狗配有特定的传感器硬件,已经能够做到无遥控跟随,即使在扎堆的人群中也能精准识别特定目标,紧紧跟随目标。
同步发展机器人大脑与本体能力的星动纪元,将自研的端到端VLA具身大模型ERA-42与硬件产品进行了深度融合。两台人形机器人星动L7在包裹传输带上合作,一台专门负责智能分拣包裹,根据包裹的大小、形状、重量等特征精准抓取分类,另一台专职智能扫码。该企业工作人员表示,机器人不需要预编程,通过少量数据就能快速掌握技能,搭配上灵巧手实现精准抓取,有助于提升物流工业分拣工作效率。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凭借高效自主的任务执行能力,这些“全自动”机器人将为千行百业带来全新发展契机。随着“无遥操作”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广泛应用,一个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未来正加速向我们走来。
图为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参展企业的机器人正在踢足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