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实习记者 徐雅臣
记者近日从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七个聚焦”工作原则,明确任务抓落实,细化措施求实效,有力有序提升特殊食品科学监管、信息化监管和全程监管水平,着力守稳筑牢特殊食品安全防线,推动黑龙江省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责任抓落实。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以“‘两个责任’落实见效年”行动为抓手,创新建立“日巡查、周研判、月调度、季督导”工作机制,严格省市县三级联审制度,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力争实现“落实责任、防住风险、守牢底线、助力产业”工作目标。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累计开展网络巡查7557次,消除安全隐患827个,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完成自查94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93项。该局还牵头建立陕黑冀蒙湘五省(区)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质量安全风险防控预警联动机制,并将日常监督检查操作指南上升为市级地方标准,强化标准规范约束作用,持续提升监管效能。
聚焦监管抓风险。该局深入开展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目前已检查10家企业,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60个。该局重点加强原料管控,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生鲜乳来源专项排查,建立食品安全总监月度交流机制,已组织5期经验分享会。同时,该局印发专项工作提示,要求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每3个月对获证企业开展一次日常监管,重点强化对生鲜乳原料等关键环节的把控,确保食品安全风险可控。
聚焦许可抓优化。该局优化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和备案审批程序,制定相关公告及流程图,简化流程降低企业成本;配合市场监管总局完成注册现场核查,依法办理特殊食品生产许可审批34件、保健食品备案49件;全面启动“双无”(无有效期、无产品技术要求)换证工作,通过摸底调查、培训座谈等方式有序推进黑龙江省“双无”换证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实施。
聚焦服务抓发展。该局组织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风险排查和“一企一策”质量提升服务,坚持“月服务”制度,累计提供各类技术服务210次,化解风险隐患858个;开展实验室检测项目和管理规范培训17场次;实施克罗诺杆菌属、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肠杆菌科等项目风险监测,及时防范化解风险。
聚焦能力抓提升。该局举办黑龙江省特殊食品质量安全检查员培训班、风险防控“大讲堂”等活动,对《婴配乳粉生产企业克罗诺杆菌风险防控指南》等“两指南一公告”进行全覆盖宣贯并培训检查员;选派工作人员参加全国多地市场监管系统相关培训及交流座谈会等,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监管队伍,为保障特殊食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平台抓创新。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创新打造“互联网+监管”新模式,推动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关键点远程非现场监管智慧化系统应用,该省44家特殊食品生产企业的381个远程视频监控节点信号已通过“政务云”接入信息监管平台。该局指导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探索特殊食品生产经营全环节智慧监管,通过开发应用监管端和企业主体端,将企业设备接入固定点位摄像机、AI智能摄像机、温湿度物联设备和移动手持监管设备,实现可视化巡查和双端协同监管,显著提升监管效能。
聚焦宣传抓共治。该局以“知功能、懂选购、防欺诈、避陷阱”为主题,联合黑龙江省社会康复医院康养中心、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道里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保健食品科普宣传活动;组织黑龙江省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和部分企业开展保健品宣传活动并捐赠物资。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共举办科普宣传活动10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提升消费者科学认知和理性消费意识,营造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