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协同监管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2025-08-12 13:27:16 中国质量报

□ 岳 倩

“以前不同科室轮流来检查,现在一次上门就把多项检查都办完了,省心了不少。”这是近期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不少企业对市场监管检查的新感受,充分体现了经营主体对福建省市场监管协同检查改革试点的认可。

涉企执法检查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去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相关意见,要求各地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福建省开展的协同检查改革试点,就是对上述意见的推进和落实。该局将信用、价格、广告、知识产权、食品安全、计量等6个领域的检查事项系统整合,梳理形成清晰的协同检查清单,对可合并的检查事项统一开展检查,切实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让企业能够更好地集中力量投入生产经营。各地在协同监管方面的创新实践不只是内部协同,还有跨部门合作。浙江、安徽、上海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多部门,以“综合查一次”为工作目标,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破解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难题,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需要注意的是,协同监管在避免对企业重复检查的同时,更要防止监管缺位,保证监管效能。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在提升监管执法精准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保证监管效能,需要统一监管标准。各地针对检查内容复杂、层级多、重复性高等问题,梳理制定协同检查清单,明确跨部门、多层级联合检查的适用场景,制定操作指引和流程图,统一相关领域检查内容和尺度。这让监管过程更规范,进一步保证了执法的公平公正,更容易收获经营主体的认可。

保证监管效能,需要创新监管方式。一些地方对职能相近、职责交叉的检查任务统筹实施,精准匹配检查事项,将分散的检查任务进行整合,实现各类检查的有效压缩合并,从源头上降低上门检查频次。在检查对象选取上,不少地方依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科学确定抽查比例,对高风险主体加大检查力度,对低风险主体减少检查频次。检查人员通过随机选派组建检查组,并与检查对象随机匹配,既保证了检查过程的公平规范,又让检查更加精准有效。

保证监管效能,需要分类施策促整改帮扶。促进企业管理规范提升才是监管的最终目的所在。一些地方建立“闭环式”整改机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一企一档”跟踪管理,指导企业限期整改、主动纠错;统一整改要求,避免重复报送材料。这些做法不仅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还充分体现了监管的包容审慎。

需要指出的是,协同监管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还有利于减轻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负担。市场监管涉及领域点多面广,客观存在着有限执法力量和海量工作任务的矛盾。协同监管减轻了基层重复执法的负担,使监管力量更专注于风险隐患排查,将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从“分头检查”到“共同联查”,从“各自作战”到“协同监管”,不仅承载着治理能力的创新提升,更传递着“政府多跑腿、企业少折腾”的暖心温度。随着协同监管模式在各地持续推进,监管规范性、精准性、有效性和透明度将持续增强,监管机制将更加完善,公平公正、诚信有序市场环境将助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八雨)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