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松瑶)全球机器人行业目光再聚中国舞台。近日,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办,分设“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板块,超400位国内外专家聚焦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风向、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展开交流分享。
据了解,今年恰逢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10周年。10年间,全球机器人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智能水平加速提升、应用边界加速拓展、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当前,机器人正在与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融合,并深度重构产业现代化路径。”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介绍,这些新进展将有力驱动生产力大幅跃升。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凯瑟琳·克雷默表示,人工智能的赋能助力机器人感知决策能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我国聚焦这一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持续发力,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扩大新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我国机器人行业科技创新始终坚持“赋能实体经济、支撑社会发展”战略主线不动摇,创新能力和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位居我国前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产业营收增长近40%。
多位与会专家表示,作为机器人的高阶形态,人形机器人正加速创新迭代,在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安全防护、家政服务、教育医疗等场景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深度赋能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
会上发布了两份人形机器人相关报告。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乔红发布《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从具身决策、具身智能控制等方面,系统描绘具身智能十大演进维度。中国电子学会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分析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方式方法。
本届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共同主办,同期还举办了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和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汇聚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带来了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由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三大赛事组成,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6000余支赛队的1万余名精英赛手现场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