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 换 记者李 辉)近日,记者从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近两年来,该省市场监管部门重拳整治“霸王条款”,查处合同违法案件2396起,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4000余份,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惠及2898家优质企业。
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围绕通信、房地产、校外培训机构等领域“霸王条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破解经营者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等问题;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广泛收集相关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组织高校、知名律师事务所的专家教授以及市场监管系统业务骨干成立合同专家库,对平台企业协议规则开展“体检式”检查,梳理问题清单并及时整改。
安徽省创新推出的“示范文本+”模式,引导企业规范签约履约行为,目前已覆盖工业生产、现代农业、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比如,《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不仅明确了服务标准,还对费用调整等关键条款作出规范,已在全省养老机构推广使用。《机动车驾驶培训合同示范文本》统一了时长、费用等争议焦点。此外,蚌埠市出台的政府合同管理办法,规范了国有资产租赁等协议签署流程。亳州市推行“阳光合同”工程后,家电零售业投诉量显著下降。
“没想到诚信经营真的能换来订单。”安徽安兴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陆荣刚介绍,凭借AAA级信用评级,企业成功中标成为徽商银行全省网点装饰工程的供应商。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将合同行政监管工作与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升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已为2898家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其中616家AAA级企业能享受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领域信用加分政策。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规范医疗美容、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外卖、租车等领域合同条款,持续优化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