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从依赖进口到领跑全球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突破

2025-08-05 12:21:55 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记者刘松瑶)“我国已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记者从8月2日在京召开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套,自年初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订单爆满。

“多地成立机器人创新中心,集聚区域产业优势力量推动技术共享与联合攻关,机器人整机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构建协同联动的良好生态。”据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介绍,10年前,我国机器人的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器、智能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如今,我国已形成丰富的自有产品谱系,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3位。

徐晓兰表示,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运动能力显著增强,通过AI控制算法的优化,国产机器人可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持续提升。

聪慧的“大脑”、敏捷的“小脑”、灵活的“肢体”……我国人形机器人用上了国产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水平已处于全球第一方阵。此外,我国机器人标准工作体系初步构建,中试、检测、认证等服务体系加速布局。

服务机器人在家用服务、仓储物流、商用服务、养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的渗透率显著提升,国产割草机器人、喷药机器人等农用机器人在全球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特种机器人在大科学工程、重大基础设施运维与深海探测、应急救援、矿山、民爆、电力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机器人大会正成为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的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据徐晓兰介绍,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

大会期间,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将亮相,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数量是去年的近两倍。大会将邀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等28家国际机构支持,国际机构数量再创历史新高。此外,大会还将有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同台亮相,全方位展示人形机器人在多元化场景下的创新应用成果。

(责任编辑:凌云)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