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学安
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健身房挥洒汗水“重塑”形象,学习驾驶、烘焙、游泳等增添新技能,进行近视手术、牙齿矫正和医美微整形……这个暑假,不少高中毕业生利用高考后这段较长的假期,在父母的支持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时间和生活,释放出不少消费活力。
(据7月19日《经济日报》)
高考后,一场由青春驱动的消费浪潮正席卷而至。在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三件套”奖励性消费依然火爆的同时,新的消费热点也正在涌现,如以旅游为代表的“情绪型消费”和以考驾照、健身塑形为代表的“发展型消费”风起云涌。“考后经济”也从供给侧发生着变化,商家通过文化赋能消费,将商业行为与青年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认同紧密结合,实现从卖产品到创体验跃升。
毋庸讳言,“考后经济”折射出当代青年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成为观察中国经济内生动力的一个重要窗口,让我们看到了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市场潜在的需求和活力。尤其是涵盖多个消费领域的“考后经济”明显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带动消费需求提升的表现。
“考后经济”的火爆,体现了当代青年消费群体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短期享受放松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并重,个性化、价值认同日益凸显等特点。从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出发,“考后经济”不仅能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引擎,更能助力青年成长、满足其自我发展的多元需求。当消费与成长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考后经济”将充分释放新的潜能,创造更持久的社会价值,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新动能。
“考后经济”成为撬动消费市场的焦点之一,呈现出显著的新特点。对商家而言,应彰显责任担当,加强优质供给,提供多样化、个性化、能满足情绪价值的服务,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打造有温度、负责任的商业模式,赢得年轻消费者的认同。对政府和监管部门而言,应加大消费环境监管力度,以规范市场服务让消费者放心舒心安心地吃、住、行、游、购、娱,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引擎,进一步带动整体消费提质升级。从源头构建理性消费的防护网,为“考后经济”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