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安徽汽车检测服务生态持续优化 支撑长三角高标准汽车检测平台年底投入使用

2025-07-18 12:49:41 中国质量报

□ 丁宏旺 本报记者 李 辉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获悉,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投资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检测及信息安全实验室目前已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这将提升安徽省在汽车零部件及智能网联汽车检测领域的竞争力。该实验室也将成为长三角地区高标准汽车检测的重要支撑平台。

近年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汽车办(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持续加强汽车检测能力体系建设。安徽省多家核心检测机构已构建包含整车、零部件、后市场等在内的全链条检测体系,检测能力覆盖率达81%。其中,新能源三电系统、整车碰撞安全等关键领域的检测能力尤为突出。

为破解检测能力的瓶颈,安徽省推出3项重点举措。一是外引“国家队”加盟,填补尖端检测空白。积极引入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头部检测机构,携手兴建整车气动声学风洞实验室,填补空气动力学检测能力空白。同时,牵手中汽零部件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检测实验室,重点突破底盘部件检测技术,预计2025年内投入运营。二是内部激活机构潜力,扩展检测资质版图。推动国家级检测资质本地化,支持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合肥)有限公司承接整车公告检测业务,并探索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检测资质互认机制。此外,改制国家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芜湖),通过市场化运营拓展检测能力。鼓励蔚来、江淮等车企与检测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加速强制性标准的闭环验证。三是智慧调配检测资源,应对产业转型挑战。针对传统发动机检测需求增长失速现状,建立跨区域资源调度机制。现有燃油车发动机测试需求由招商局检测认证(重庆)有限公司承接,安徽省内预留专用场地,动态响应未来需求变化,提升检测资源利用效率。

在去年12月举办的2024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100强论坛暨第十一届电车人大会上,多家汽车配套企业签约安徽,延伸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目前,安徽全省有超过200家检测机构提供汽车检测相关服务,有效缩短了车企研发周期。此外,安可捷检测(常州)有限公司、上海通敏车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也纷纷在皖投资建设高端新能源检测中心。安徽省质检院建成新能源电池安全检测平台,填补了高压零部件检测多项空白。

合肥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总量最大、知名品牌最多、发展活力最强、供应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汇聚了比亚迪、江淮、大众等知名品牌,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矩阵。

记者了解到,随着检测服务生态持续优化,安徽省汽车产业加速争先进位。今年前5个月,安徽省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汽车出口量全部跃居全国首位。安徽省检验检测行业2024年营收达172亿元,形成了汽车产业与检测服务协同发展新格局。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安徽将进一步聚焦固态电池、车规级芯片等前沿领域,打造高能级检测验证平台,力争到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检测能力全覆盖。

(责任编辑:八雨)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