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 倩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收入创新高,日营业额突破6万元,两小时内便售卖一空;长沙一酒店摆摊卖新鲜热卤,由于市民太热情而“被迫”提前营业……近日,全国部分城市多家星级酒店开启摆摊模式,引发热议,其中,不乏有网友认为这种做法有点儿“掉价”。在笔者看来,企业具有自主经营权,在法律框架内探索新的经营方式,不必大惊小怪。
长期以来,五星级酒店因高定价、强场景依赖的“标签”,与大众消费存在天然隔阂。而如今,多家酒店尝试摆摊,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星级酒店经营策略的变化,在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当下,酒店经营压力不小。《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酒店市场景气调查报告》显示,全国酒店综合景气指数虽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负值。而与此同时,高昂的人力和运营成本、逐年攀升的能耗和租金,再加上餐饮消费疲软,使得五星级酒店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正因如此,近期多地出台鼓励餐饮企业转型、拓宽销售渠道、回归大众市场的方向和政策。比如,上海接连发布相关举措和方案,加强对守法合规的外摆位、设摊经营等活动的包容与鼓励。星级酒店摆地摊的做法正契合了这些倡议。从“端着架子”到“主动弯腰”,先顾住饭碗、活下去,再谈高端形象,是生存智慧的体现。以“五星级品质+地摊式价格”的经营策略极具反差,不仅拉近了酒店与大众的情感距离,更推动品牌形象向“专业且亲民”转型,有利于打开更宽广的市场。
星级酒店摆摊爆火,质优价廉是关键。事实上,酒店涉足街头餐饮具备先天优势。一方面,利用集中采购可以降低食材成本;另一方面,五星级酒店自带品牌效应,且拥有专业厨房,菜品丰富且都出自星级大厨之手,食材安全、食物味道都有保证。不断刷新的日营业额和摆摊现场的热闹程度,正是消费者和市场给出的反馈。有不少消费者认为,掏着地摊小吃的钱,能吃上五星级大厨的手艺,很给力。
同时,摆摊是一些酒店博取关注、开拓客源的自救式营销手段。在社交媒体时代,“五星酒店大厨路边摆摊”天然具备话题性,能够迅速吸引眼球,给酒店带来讨论度和人气,也带来了带动客房、店内餐饮等其他消费的可能性。有酒店负责人坦言,摆摊更多是为了引流,一个摊位很难成为酒店的支柱性收入来源,但可以借此优化品牌形象,让更多市民体验到星级酒店的产品。
无论企业规模多大、档次多高,都要紧跟市场步伐,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勇于创新、敢于突破。酒店无论是想将摆摊拓展为一项新业务,还是将其做为一种引流手段,都是基于市场逻辑对自身资源优化配置的探索。路边摆摊增加了业务量,也会给酒店带来一定的压力,这就要求企业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和菜品口味,充分保障新业务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助力企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