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为企业“全景画像” 河南南阳探索智慧监管与信用监管深度融合

2025-07-15 14:46:31 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李 哲 记者孙中杰)“扫码就能看到这家企业的信用等级、风险点和监管记录,连我们需要重点检查的事项都列得清清楚楚,效率比以前高太多了!”近日,河南省南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特种设备企业检查时,通过智慧监管移动端App扫描企业专属二维码,实时调取的全景数据让检查事半功倍。这背后,正是南阳市创新打造的“人工智能+多维标签”信用标注体系在发挥作用。

作为提升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南阳市市场监管局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贯穿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信用标注体系。该体系通过为企业“贴标签”“全景画像”,智能生成联合抽查计划,既让监管资源精准投向高风险领域,又最大限度减少对守法企业的干扰,推动智慧监管与信用监管深度融合。

信用标注体系依托南阳市市场监管局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开发专用模块并对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引入DeepSeek-R1人工智能模型,实现标签智能生成与动态更新,形成“一企多签、一户一档、一平台统管”机制。以行业属性、风险等级等为经纬,全市100余万经营主体被纳入“4大类26项”标签体系,整合128项核心数据,精准映射38个部门的800余项监管事项,标注准确率达92.3%。

在今年农业领域联合检查中,该体系通过“种植业生产资料”“畜禽屠宰场”等标签,自动生成涵盖221户企业、7个部门、24项事项的任务包,实现“一次上门、全面体检”;人社领域则依据“劳务派遣”等标签及风险等级,智能分配抽查任务,让监管更具针对性。执法人员通过移动端“扫码识标签”,可实时核查并更新企业信息,让“数据跑路”代替“人员跑腿”。

目前,该体系已覆盖生态环境、校园周边、网络交易等重点领域,建立“许可临期”“多次投诉”等风险警示模型,推动监管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防范。同时,信用标签结果与政策扶持、金融贷款等挂钩,营造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生态。

如今,在南阳,无论是企业办事还是部门监管,都因这套智能体系变得更高效、更精准。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阳将持续优化体系,为现代化信用监管提供可复制的“南阳经验”。

(责任编辑:八雨)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