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当好质量融资“贴心人”——贵州黔东南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2025-07-15 14:45:58 中国质量报

□ 姚敦根 本报记者 李 嘉

“现在办理质量增信融,一个地方、一次培训,政策、流程、银行产品全搞定。”在贵州省黔东南州“苗岭普惠贷”金融贴息质量融资一站式服务活动现场,某苗绣企业负责人吴春姐分享着她的感受。

7月7日至9日,由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局牵头,汇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高校及全州重点企业的质量融资一站式服务活动在凯里市举行。

这场由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派员指导,黔东南州121家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金融贴息惠民活动,融合“质量提升”与“金融赋能”,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为黔东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白话”上线 “简易通”来了

“您刚才说‘贵质通’平台能帮助企业找机构、找设备、找标准、找政策,为企业提供在线咨询、在线委托办理的功能。这个平台能帮企业列出信用等级,换算成到银行融资的‘通行证’吗?”来自贵州省标准化院的黄兴,刚讲解完“贵质通”操作,一位餐饮企业代表就迫不及待地提问。

黄兴立刻切换为课堂讲解“翻译官”模式,耐心地说:“打个比方说吧,就像您店里的‘大众点评分’,‘贵质通’平台会根据质量认证、抽检记录、投诉情况等算出‘质信分’,分越高,银行越愿意给优惠贷款,贴息也更容易批。这也是我们上线‘贵质通’平台的初衷。”

现场响起企业代表们发自内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一直在现场边踱步边思索的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步飞,当即要求工作人员今后务必要当好质量融资增信政策的“翻译官”,将经营主体不熟悉不易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他们听得懂、用得上的“大白话”,在实际操作时使“贵质通”变成“简易通”。

“一站式”直达 “零距离”牵手

“这款‘苗岭普惠贷’线上双向选择、智能对接,线下统筹资源、有效撮合,特别适合有质量认证但缺抵押物的特色农产品企业。”“知识产权真能第一时间‘变现’?专利评估后最高能贷多少?”

在银行产品推介环节,参加活动的经营主体代表频频举手提问。贵州银行、贵阳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代表轮番上台,一系列以企业质量信用为基础的信贷方案被密集抛出,为有潜力、重质量的企业打开低成本融资的大门。

“在台江一个县,今年申报贴息就有5笔共2.08万元。”活动现场,来自黔东南州财政局的曾梅负责详细解读“苗岭普惠贷”的申请“攻略”,她对来自台江的某企业代表说道。而来自中都国脉资产评估公司的焦亚林,则忙于手把手教会企业如何盘活“知产”,把手头的知识产权转换为企业资产。

“以前,我们抱着专利证书四处碰壁,今天一次性能对接8家银行和专业评估机构,连预申请都填好了,效率是真的高。”一位高新技术企业主拿着刚填完的预申请表,难掩激动。

这正是一站式服务的精髓所在——将分散的政策、复杂的流程、多元的服务主体,集约在一个平台上有机协同,变企业追着政策跑为政策服务送上门,实现质量融资增信真普惠。

“风险课”点醒 “诚信门”关紧

“一个‘限高令’,差点让10年工厂关门。大家千万别步我后尘。”在黔东南州公安局姚康武和州市场监管局万云怡联袂主讲的“质量增信·风险防控与失信后果”课堂上,来自凯里开发区的企业主分享着自己过往教训,引发大家深思。

来自黔东南州发展改革委的廖伦银在“信用修复指南”一课中将法律条文融入真实案例,勾勒出失信引发的连锁危机及信用修复之路的难点,剖析从轻微失信到严重违法可能引发的信贷冻结、订单流失、声誉崩塌等连锁反应。“讲‘警示+出路’的信用课,就是警醒大家法治红线不能触碰。”廖伦银语重心长地提醒。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主动纠正、公示修复,仍有重返融资赛道的可能。质量发展之路需法律与信用护航。”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宁立标通过剖析法治中国背景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让企业领悟“诚信是融资基石”的分量,让参加活动的经营主体打开眼界。

为期3天的活动,从质量理念塑造到“贵质通”平台应用,从抢抓机遇到法治中国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从法律风险预警到“苗岭普惠贷”融资对接,再到知识产权质押与信用修复指导,内容环环相扣,精彩实用。

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建良表示,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支持企业就是支持未来。市场监管部门要当好质量融资的“贴心人”、政策落地的“翻译官”、高效办事的“实干家”,打破壁垒、精简流程、精准服务,让经营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大胆创新。

(责任编辑:八雨)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