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聚焦六强化”全力攻坚行风建设
山西太原市市场监管局推动监管效能与服务质量双提升
□ 本报记者 秦海峰
今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市场监管局以“六聚焦六强化”为抓手,全力攻坚行风建设“巩固提升年”,聚焦减负增效、规范执法、民生守护等关键领域,从外资“容缺受理”到监管“无事不扰”,从服务型执法到智慧化快检,多措并举推动监管效能与服务质量双提升。
聚焦把关定向,强化整体推进。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一把手”牵头抓总,分管领导专责推进,召开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推进会、警示教育会,强化工作部署,压实责任链条,凝聚工作合力。该局扎实开展“清风暗访”活动,围绕工作纪律、涉企检查、信用修复等5个方面,全面查找行风问题,累计开展走访暗访5次,排查整改问题41个,处理行风问题线索6条。持续深化局领导和科长“换位走流程”活动,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换位式”体验打通“办实事”流程。
聚焦减负增效,强化效能提升。为持续优化外资企业登记服务,太原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先行承诺、先办后补等方式,打造“容缺有温度、受理有速度”的工作模式。该局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推动日常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深入开展“经营主体年报服务月”“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对首次年报逾期主体,系统自动关联补报,实现“免申即修”;精简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材料,由3份缩减为1份;创新“双报告”制度,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替代传统“无违规证明”,实现市场监管信用证明“零申请、零跑腿”;探索“智慧化+信用化+网格化”监管新模式,完善“食安智管”平台建设,对平台接入企业实施风险等级评定,并依据评定结果开展线上核查,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截至目前,太原市已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餐饮单位1244家,完成检查任务4128批次。
聚焦规范执法,强化监管为民。该局制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检查事项974项,明确行政执法依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制定《太原市市场监管局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2024年版)》188项、《太原市市场监管局轻微违法行为减轻处罚清单(2024年版)》39项,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尽可能扩充减轻处罚与不予处罚清单事项。2024年,太原市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3309起,其中适用从轻处罚2107起、减轻处罚368起、警告免罚34起,占比达75.82%,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该局还加强案件合规审查,严格把控案件质量,采取“自我评查+第三方评估+联合评比”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抽取107卷行政处罚案卷,按照“一案一分表”方式开展评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
聚焦队伍建设,强化能力提升。太原市市场监管局以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按照“以点带面、逐步规范、示范带动、全面推开”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星级所队建设,目前共评定太原市“五星所”1家、“四星所”11家、“三星所”11家。强化“分层分类、精准施策”的干部培育体系,创新开展“能力素养培优大课堂”常态化培训,组织42名青年干部开展“双实践”调研活动,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4篇。大力开展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聚焦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临退干部和重要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筑牢干部队伍廉洁底线红线。
聚焦民生实事,强化安全守护。该局以行风建设为抓手,广泛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强化“你点我检”社会监督,规范“你点我检”抽检行为;建立农副产品快检室,实现“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报告”一证互认,减少食用农产品重复检测;创新推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码”,推动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向大型连锁超市和网络平台延伸;全面推行“快速检测+监督抽检+执法检查”工作模式,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截至目前,该市共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现场活动32场次,完成专项抽检49批次,合格率100%。
聚焦行风宣传,强化作风引领。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加强“码上监督”推广运用,联合“行风热线”等电视栏目,围绕工业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校园食品安全等方面,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形成线上线下一体、政府监管与群众监督互动的良好局面。该局还持续加强正面宣传,系统刊发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案例、基层队所先进典型事例及研讨文章,通过典型示范和经验推广,持续推动行风建设向上向好。
【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