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熊纹玉)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与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联合发布移动电源消费提示,旨在提升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防范潜在风险。
据介绍,移动电源是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其内部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储电载体。但是,市场上部分移动电源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导致过充电的起火、爆炸,内部短路引发的火灾,以及外壳易燃、易破裂等问题。这些安全隐患不仅可能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还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两个部门提出以下选购要点,指导消费者科学选购移动电源。
第一,消费者应查看产品是否通过CCC认证,并标注有GB 4943.1—2022、GB 31241—2022等相关标准。自2024年8月1日起,CCC认证将成为移动电源产品的强制性要求。消费者在购买时,可向销售方询问该型号移动电源的3C证书编号,并在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查验证书的有效性。
第二,消费者在购买充电宝时应仔细检查产品的外观及参数。优质的产品表面应清洁、无明显变形和机械损伤,接口触点无锈蚀。同时,消费者需核对输出电流是否与设备需求一致,以确保充电效率与安全性。
第三,消费者应关注充电宝的使用年限。正规的充电宝会标注可循环使用标识,建议消费者在使用超过标识的可循环使用年限后及时更换,以避免电池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
第四,品牌选择同样重要。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商家销售的品牌产品,避免购买无厂名厂址或伪造厂名厂址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存在质量不达标、安全性能差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潜在风险。
第五,消费者需兼顾特殊要求。如近期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以及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充电宝时,需关注相关运输规定,确保合规携带。
【消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