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上海金山区内地首座乐高乐园度假区开业

2025-07-08 14:51:52 中国质量报

点燃“快乐经济” 释放“乘数效应”

上海金山区内地首座乐高乐园度假区开业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实习记者 徐雅臣

7月5日,内地首座乐高乐园度假区在上海市金山区正式营业。在此之前,围绕这一大IP乐园的消费“乘数效应”已提前显现:从门票预订到酒店民宿、从本地周边游到跨省旅游,上海市金山区正因这一新晋打卡地而成为暑期旅游市场的“黑马”。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6月,上海乐高乐园搜索量环比5月份增长5倍;7月,乐高乐园门票预订量跻身上海热门景区前5名。从酒店预订看,截至7月4日,上海乐高乐园所在地——上海市金山区暑期(7月1日—8月31日)预订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5倍,其中,亲子房搜索量同比增长5倍。

事实上,上海乐高乐园并非个例。近年来,大型主题乐园在全国各地带动文旅消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案例层出不穷。

如郑州中牟县被称为“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拥有包括郑州方特欢乐世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郑州海昌海洋公园等8家主题乐园。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平台中牟县酒店预订量比未建成主题乐园的2019年同期增长50倍。

此外,今年常州中华恐龙园爆火出圈,首次跻身暑期去哪儿平台热门主题乐园前十名,带动常州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三成。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传统主题乐园暑期周边酒店和民宿预订量亦同比增长近四成。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陈晓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暑假本就是主题乐园的“黄金俩月”,今年暑期,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长七成,对周边酒店餐饮等消费的拉动“乘数效应”会更加凸显。

主题乐园的火爆背后,亦是一场IP之间的激烈竞争。据《2024主题公园发展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10月份,全国主题公园数量已达385座,其中特大型与大型园区87座,好的IP成为重要“流量密码”。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分析,目前,国内主题乐园形成三大阵营:一是国际IP巨头,如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凭借其全球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IP运营模式,长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二是本土连锁运营商,如方特主题乐园、长隆旅游度假区、海昌海洋公园,其中,方特主题乐园共40家,分布于20多个城市;长隆则坐拥广州长隆、珠海横琴长隆、清远长隆3个度假区;海昌海洋公园共有7家,分布于上海、郑州、大连等地,本土连锁运营商凭借广泛布局呈现明显的集群效应,通过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竞争策略在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三是新兴本土IP运营商,如淮安西游乐园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宋城主题乐园等,正通过打造中国自己的IP宇宙“崭露头角”。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借助Labubu等潮玩IP的粉丝经济,其6月份预订量同比激增6倍,热度已超越北京欢乐谷,仅次于环球影城,成为新IP破圈的代表。

据了解,尽管前景广阔,中国主题乐园当前仍面临同质化竞争风险加剧、运营成本高企压缩利润空间以及消费分级趋势明显等多重挑战。

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主题乐园市场正在从单纯追求规模向质量与创新转变。为了增强本土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国际品牌不再简单照搬海外模式,而是积极融入本土元素。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家庭对主题乐园的消费偏好将更注重教育意义、亲子互动、高品质体验及性价比。主题乐园的关键任务是创新升级、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特色IP。未来,行业将面临更激烈竞争,科技应用更广泛,文旅融合更深入,多元化盈利模式发展,且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凌云)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