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讲故事
“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这是瓜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这位袁隆平的老同学已经95岁高龄,60多年间,她培育了30多个瓜种,用生命践行了这句质朴而伟大的誓言,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为人民选育优质瓜果。
在我国,西瓜曾是奢侈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西瓜甜瓜总种植面积仅几万公顷,且生产水平低下。20世纪50年代,就连声名在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种植的西瓜,也产量不高、口感一般。
“想要改变瓜的品质,就必须从培育新瓜种入手。当务之急是收集大量瓜果,从中筛选出优质瓜种。”1955年11月,一心扎根边疆田野、培育优质瓜种的吴明珠如愿坐上了去新疆的大卡车,在这条颠簸的道路上,她的命运、我国西瓜行业的命运,走向了蓬勃新程。
她到了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市,当地夏季气温超过40摄氏度是常态。在这样的高温下开展高强度工作,对年轻的吴明珠来讲,是个巨大的挑战。
不仅如此,为了调查、收集品种资源,吴明珠带着几名工作人员,顶着烈日风沙,带着水、盐和馕走遍了鄯善县、托克逊县等地的300多个生产队。想要培育出最优良的品种,杂交是重中之重。这个伴有很多未知数的杂交育种过程极其漫长,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在无数次系统培育后,吴明珠终于提纯了一系列优良品种。
1973年,吴明珠南下前往海南省开辟“南繁北育”基地,利用气候因素提高育种效果。她由此过上了南北循环往复的生活,春天在西部选种,冬天到南方培育。20世纪90年代,吴明珠大幅度提高了西瓜的亲本自交亲和力和杂交组配力,成功育成8424西瓜品种,一举成为世界首例,2007年,该品种已能带动新增经济效益近百亿元。凭借优秀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8424西瓜也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让我们实现“吃瓜自由”。
几十年如一日,吴明珠把青春与热血倾洒进广袤的沃土,用坚韧与执着浇灌出甜蜜的希望,人民回敬她以深情赞誉——“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本报实习记者刘松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