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彬彬 焦 强 本报记者 徐东周
自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承担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以来,其服务品质实现质的飞跃,目前客户满意度从78%大幅提升至95%;连续3年荣获“全国会展业金五星服务单位”称号,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国际展会在华北地区的首选举办地;企业运营成本降低18%,会展及配套收入分别增长31.9%和47.2%,带动周边产业增收超两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
围绕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发展需求,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聚焦会展服务业规范化、国际化发展目标,创新构建全流程服务标准化体系,系统性解决会展服务流程碎片化、质量不稳定、跨区域协作难等问题,推动会展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升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为全方位服务自贸区会展产业发展,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与政府部门紧密协同,构建“领导小组决策—标准化办公室执行—部门专员落实”的责任链条,推行“日巡查、周调度、月评估”的闭环动态管理和“一图一表一清单”工作法,将标准执行纳入部门考核,形成“策划—执行—检查—改进”的循环管理模式。同时,强化全员能力建设,构建“理论教学+实操考核+案例研讨”培训体系,建立新员工“3+2+1”培训机制(3天集中理论学习、2周跟岗实操、1个月考核评估),2024年新入职员工标准执行合格率较试点前提升35%。
聚焦自贸区会展产业发展需求,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创新构建全域覆盖、精准量化标准体系,融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5类标准共800项,覆盖会展服务全链条218个节点。其中,基础通用标准107项,为自贸区会展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服务流程155个环节量化指标匹配155项标准,提升自贸区会展服务的规范化水平;服务保障标准418项,为自贸区会展活动提供坚实的保障;岗位操作标准120项,提高自贸区会展服务的专业水平。
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加强标准创新,主导制定河北省地方标准《展览会及配套会议主场运营服务规范》,参与制定团体标准《会展项目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绿色会展设施配置规范》等特色企业标准,推动会展产业绿色、智慧发展。作为京津冀会展协同发展核心载体,该中心推动32项服务标准与京津冀3地展馆互认互通,统一服务流程,使参展企业跨区域布展效率提升30%,实现新能源车辆调度等领域标准共建、数据共享,推动区域会展业低碳转型。此外,该中心还与郑州、杭州相关会展中心建立标准互鉴平台,共享标准26项,带动行业标准化水平提升,助力自贸区会展融入全国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