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玲
重庆市《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已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全国首个覆盖无堂食外卖全链条服务的团体标准,这一规范的落地无疑为行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7月2日《工人日报》)
在快节奏的当下,无堂食外卖凭借便捷属性,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用餐的重要选择。然而,行业快速扩张同时,标准缺失导致的乱象却日益凸显。商家资质不明、食品卫生隐患、配送环节失控等问题频发,不仅严重影响消费者用餐体验,更威胁到公众“舌尖上的安全”。此时,重庆《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的出台,恰似一场及时雨,规制行业健康发展。
过去,由于缺乏统一规范,无堂食外卖行业长期处于“野蛮生长”状态。如今,这项团体标准从源头到终端,为消费者权益筑起多道防线。在准入管理上,新规要求商家持证经营,落实“明厨亮灶”与数字化管理,杜绝无证、卫生不达标问题。食品加工环节严格规范,从原料索证索票、生熟分区操作,到食品添加剂使用限制,确保食材来源可溯、加工合规。配送环节则通过强化骑手培训、优化配送时长、完善防护措施,保障餐品安全与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标准实施后,将淘汰不合规商家,助力优质企业发展,加速行业资源优化与规范升级。
标准化建设从来不是行业发展的“紧箍咒”,而是创新突破的“助推器”。该团体标准的出台,不仅为行业划定“红线”,更为创新发展开辟广阔空间。以美团外卖的卫星店模式为例,这种轻量化运营形态具有筹备周期短、运营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已成为行业经营管理新趋势。在新标准的护航下,卫星店与品牌堂食门店共享供应链、培训体系和出餐标准的模式将更加规范,配合“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实时直播,既保障食品安全,又增强消费者信任。
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AI视觉识别技术与“明厨亮灶”系统的深度融合,监管部门、平台企业和商家将实现对后厨操作的智能监控,从人员规范操作到厨具清洁状况,均可实现精准监督,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技支撑。这不仅是行业监管模式的创新突破,更为无堂食外卖行业的未来发展打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