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低龄化趋势。近视逐渐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一些厂商精明切入家长们的“护眼”焦虑,向市场推出主打“防近视”功能的作业本。但是,许多家长并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护眼本”很可能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
前不久,有媒体对中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等学习课业簿册开展调查,随机网购了50余款相关产品(多数印有“防近视”字样),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18款产品的内芯纸张D65亮度、D65荧光亮度存在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等情况,部分产品D65荧光亮度超标严重。
纸张D65亮度,也称亮(白)度,反映纸张在D65标准光源(又称国际标准人工日光,是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核心日光模拟光源,其色温约6500K,光谱分布接近北半球阴天正午的自然日光)照射下测定的反射率。一般而言,纸张亮(白)度同反射率成正比。亮(白)度越高,视觉刺激越强;过低,也会使阅读变得困难,从而影响视力。D65荧光亮度是评价纸张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检测指标。荧光增白剂在外界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够发出蓝色或蓝紫色的可见光,但蓝紫光在所有色光中对人眼的作用功效较高,可能对用眼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明确,中小学生与教学配套使用的课业簿册,D65亮度应不小于55.0%,且不大于85.0%;D65荧光亮度不大于5.0%。而前述媒体调查样品中,有10款产品内芯纸张D65亮度低于国家标准规定,最低值为32.33%;有5款课业簿册的D65荧光亮度超标,最高值为7.46%。
目前,一些家长关注儿童青少年防近视相关知识,了解到纸张太白、太亮有可能伤眼,便开始推崇由颜色偏黄的纸张制成的作业本等产品。眼科专家表示,色度偏黄的纸张的确对保护视力有利,但一些经过人为处理变黄的纸张,比如用黄色墨作为底色的纸,其D65亮度可能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前述媒体调查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样品中,就包括几款以米黄、黄色纸张为内芯的作业本),反而对保护视力不利。有的生产厂商宣称其黄色纸张产品运用了特殊工艺,添加了护眼成分,能降低反光,可以有效“防近视”。专家指出,这种宣传并无科学依据,也不符合生产实际。
有些学生课业簿册生产厂商为降低生产成本,会减少纸张定量(又称纸张克重,指每平方米纸张的重量或质量),这样做也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视力造成不利影响。专家指出,如果纸张定量偏低,很容易导致不透明度降低,从而引发透印现象。透印会使纸张正背面的字迹、图案相互错叠,会对阅读或者书写时视觉识别造成干扰,产生视疲劳,诱发近视等问题。因此,《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对课业簿册内芯纸张的定量提出明确要求,即每平方米不低于65.0克。前述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厂商使用低克重、高松厚度的纸张冒充高克重纸张,这甚至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
课业簿册纸张不达标,既危害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侵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必须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要尽快制定完善与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明确各项技术指标,让企业有章可循,让监管有法可依。考虑到6岁以下低龄儿童使用图画簿册的情况较为普遍,建议标准管理部门将D65亮度、D65荧光亮度等纳入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指标考核范围。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对造纸厂、印刷厂等生产企业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给予罚款、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问题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将其逐出市场。行业协会应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让真正达标的企业获得市场认可,淘汰劣质产品和企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