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从标准执行者走向制定者 浙江宁波江北区积极推动企业用先进标准获得竞争优势

2025-07-01 15:32:32 中国质量报

从标准执行者走向制定者

浙江宁波江北区积极推动企业用先进标准获得竞争优势

本报讯 (张 悦 记者曹吉根)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区在光学膜产业领域创新“标准联盟”模式,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通过制定《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用光学反射膜》《液晶显示用无保护膜棱镜型光学增亮膜》《曲面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用防指纹光学保护膜》《增亮膜用预涂光学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4项高于国家标准的“浙江制造”团体标准,让当地光学膜企业的关键技术指标提升30%以上。

通过实施这些先进标准,江北企业反射膜应用市场从传统液晶显示向高端市场不断延伸。某企业的Mini LED反射膜自 2024年起批量稳定供货三星、LG、TCL、海信等国际头部客户,适配大尺寸电视、车载显示等场景,有效支撑Mini LED背光技术对OLED的市场竞争。同时,为打破韩国、日本企业的垄断,该公司积极布局折叠屏显示领域CPI薄膜项目。目前,该创新产品已进入国内主流折叠屏客户验证阶段,并向北美企业送样,有望成为企业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政策背景下,江北区市场监管局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引导企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从“跟跑”向“领跑”跨越,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江北区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帮扶+资源对接”的服务模式,重点培育凯福莱等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最终促成由该区企业牵头制定的《负压救护车 医疗舱技术规范》国际标准的成功发布,创造了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标准领域的重要突破。

该标准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推动我国负压救护车产能实现跨越式增长——从年均50辆提升日均超100辆。中国制造的负压救护车远销海外,成功打破欧系救护车长期主导国际市场的局面。如今,搭载中国标准的负压救护车已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凭借过硬的技术与品质,在国际市场赢得广泛认可。

在智能制造方面,江北区通过“标准引领+精准服务”双轮驱动,成功培育康赛妮、金田铜业两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康赛妮自主开发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标准化管理,引入人工智能精益化、个性化柔性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32%,订单交付周期缩短47%,成为行业智能化标杆。金田铜业围绕铜加工全流程制定15项智能制造标准,打造国内首个5G智能示范工厂,生产效率提升20%,人力成本下降12%,铜带产品厚度公差精准控制在±0.001mm,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进入苹果、日立、比亚迪、戴尔等知名供应链体系。

从单一产品突破到全产业链升级,从被动执行标准到主动制定标准,未来,宁波市江北区将进一步深化“标准+认证+品牌”联动机制,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标杆,为中国制造出海贡献“江北经验”。

(责任编辑:陆明)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