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 迪)6月29日,在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日”湖南省暨长沙市主场活动上,湖南省特种设备协会发布《湖南省电梯检测行业自律公约》《湖南省电梯维护保养行业自律公约》《湖南省燃气气瓶充装行业自律公约》3项行业自律公约,以每台检测45分钟全程录像不可删、维保员人均月保养量不超35台、气瓶充装必扫码锁死“黑气瓶”等硬核条款,构筑政企协同、全链条监管的民生安全防线。
电梯稳、气瓶安,城市生命线才牢靠。此次发布的3项行业自律公约聚焦电梯、燃气气瓶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领域,从检测、维保、充装等方面划定行业底线,明确责任红线。
电梯检测领域,强调检测质量与真实性。自律公约要求,每台电梯检测时间不得少于45分钟,检测过程全程视频记录并至少存档60日备查;外省检测机构在湘开展业务须确保至少2名检验师常驻湖南并定期参与质量抽查和例会;严禁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检测价格不应低于正常检测所需的成本费用,确保检测质量。
电梯维保领域,规范维保行为与市场秩序。自律公约明确,维保人员人均月保养量不超过35台,且每台电梯维保工作现场必须有至少2名持证人员协同完成;维保合同期限原则上不低于2年,合同价格需覆盖正常维保成本,杜绝恶意低价竞争;严禁签订“阴阳合同”、接受无资质挂靠;严禁向使用单位、监管部门、检验机构及协会人员行贿;必须为维保人员购买社保、配备劳保用品。
气瓶充装领域,严控气瓶质量安全与过程管理。自律公约提出,严格执行“扫码充装”,禁用“口袋码”等体外循环违规操作;建立并确保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真实有效运行;充装前后必须逐只进行严格检查并记录,重点检查残余气体状况;严禁充装超期未检、超期未评、翻新“黑气瓶”及非自有产权气瓶;对到期气瓶负责送检或报废处置;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安全机制,管控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
为确保相关措施有效落地,3项公约 均建立了完善的执行与监督机制。湖南省特种设备协会行风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检查公约执行情况。对于违约行为,协会将视情节轻重采取约谈、警示、通报、注销成员资格、提请监管部门依法查处等惩戒措施;同时,对表现突出的成员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和示范推广,形成奖优罚劣的长效机制。
“特种设备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必须压实各方责任,凝聚共治合力。”湖南省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局长王庆云表示,要全面落实属地政府领导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市场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和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支撑责任,构建“政府统一领导、企业全面负责、部门依法监管、检验机构把关、群众参与监督”的安全治理格局。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日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