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二批服务型执法典型案例

2025-07-01 15:24:59 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记者何 可)为15万个账户追回“9分钱”的同时,助力企业破解发展瓶颈;依法扣押129箱侵权商品之余,鼓励当事人培育自主品牌;对小小糖果摊“首违不罚”之后,引导其依法合规经营……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二批服务型执法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执法有温度、处罚有尺度”的精神风貌。4起典型案例中,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既守护了法律尊严,又为经营主体注入发展信心,让法治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实后盾。

在山东米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提供充电服务时搭售服务案中,市场监管部门从消费者关心关注的充电费用退赔入手,指导充电桩企业将搭售费用全部退还,惠及群众15万余人次,有力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考虑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行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技术迭代?、?盈利模式等尚未成熟,市场监管部门兼顾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既坚守了法律底线,又释放了监管善意、提振了发展信心。案后,市场监管部门系统梳理企业诉求,深入企业、行业协会及发展改革、住建、电力等主管部门开展调研,助力企业破解发展瓶颈。

在青岛骊龙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案中,市场监管部门在处理涉外商标侵权案过程中,对涉外企业的商标(地理标志)进行了高效保护,在24小时内完成举报受理、现场执法、证据固定流程,扣押侵权商品129箱,避免了案件影响升级。针对当事人在商标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提出解决措施和优化建议,鼓励当事人积极申请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自主品牌,推动被罚企业成功培育5个自主商标,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快速响应+精准执法+长效帮扶”的操作范式,真正实现“查处一案、规范一行、带动一片”的治理效果。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大旺糖果摊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从事散装食品经营活动案中,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小小糖果摊拓展销售散装花生和瓜子的行为,综合考虑违法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依法落实“首违不罚”;并在案后指导证照办理规范经营,定期回访确保整改到位,将行政指导贯穿执法全过程,让监管执法不仅是刚性约束,更是发展助力,体现了刚柔并济、暖心高效的现代化市场治理新生态。

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市场监管局查办未经检疫检验肉类食品案中,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行刑衔接,利用公安机关侦查手段,追踪涉案线索。凭借行业监管和食品检验技术优势,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快速开展检验检测、全面固定违法证据,为打击违法行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从案件中识别违法行为的共性规律和行业漏洞,梳理行业风险点8个,构建“风险预警—精准监管—协同共治”的全链条治理路径,将执法资源向高风险及薄弱环节倾斜,切实提升行业监管效能。

据介绍,今年以来,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 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模式,通过将服务贯穿执法全过程、各环节,做到惩教结合、宽严相济,推动裁量统一、过罚相当,更好地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陆明)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