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 迪)记者从近日举行的2025年湖南省食品安全事故示范性应急实战演训(湘潭·Ⅲ级)暨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宣传活动现场获悉,湖南省2024年发生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181起、发病521人、死亡2人,较2023年分别降低30.4%、25.9%、50%,较2020年分别降低68.5%、70.1%、81.8%,中毒事件数下降至全国第4位,死亡人数为近年最低。
作为全国野生蘑菇中毒“重灾区”,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曾长期位列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云南省。如今,这个森林覆盖率近60%的生态大省,建立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工作新机制,坚持“预防为主、以县为主”方针,实施风险分级、联防联控、综合防控措施,持续开展“双减行动”(减少中毒事件数、减少中毒人数)和“清零行动”(争取死亡清零、争取高风险区清零)。该省在全国率先出台《野生蘑菇中毒风险分级综合防控工作指南》《毒蘑菇中毒风险分级动态调整办法》《野生蘑菇中毒诊疗规范》,推出全国首张《野生蘑菇中毒风险地图》,研发出20种常见毒蘑菇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在该省各市州和高风险县市区全面建立28家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组建蘑菇中毒防治联盟,大规模培训专业医疗急救队伍,连续5年举办“5·17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宣传日”活动,每年组织大规模科普宣传活动和进村入户“敲门行动”,打出一套“组合拳”,实施系列新举措,有效遏制了野生蘑菇中毒高发态势。
近年来,湖南省毒蘑菇防控成效显著,中毒事件和中毒人数大幅下降。野生蘑菇中毒防控“湖南模式”连续多年获得国务院食安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肯定推介,相关经验做法已被云鄂赣等多个省份参考借鉴。
“防控成果需要全民守护。”湖南省食安办联合湖南省疾控中心发布“三不”警示,特别提醒5月至9月高发期,市民勿采勿买勿食野生蘑菇。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期间,可通过大量饮用温盐水后刺激咽部进行催吐,减少毒素吸收。同时,务必保留剩余蘑菇样品或呕吐物,以便医生准确判断中毒类型,实施精准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