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何 可)记者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获悉,近日,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ITU-T)发布《基础模型平台参考框架和技术要求》《多媒体应用中基于AI的代码生成技术要求及评价方法》《大模型检索增强生成技术要求与评估方法》3项ITU国际标准。3项标准均由中国信通院牵头制定。
《基础模型平台参考框架和技术要求》围绕大模型的数据工程、模型预训练、模型调优、模型交付、模型运营、平台能力和监控7个维度,构建面向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的功能要求框架和每个维度的能力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企业在大模型平台的研发、评估和验收等过程,为大模型平台的建设和选型提供指引,有助于降低企业或用户定制调优、部署大模型的技术门槛,推动大模型应用的快速落地。
《多媒体应用中基于AI的代码生成技术要求及评价方法》围绕代码大模型相关的通用能力、专用场景能力和应用成熟度,从输入多样性、任务多样性、语言完备度、结果可接受性、结果准确度等维度,对代码大模型提出了全栈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该标准适用于企业在代码大模型的研发、评估和验收等过程,将为代码大模型的建设和改进提供参考,推动“AI+软件”健康有效发展。
《大模型检索增强生成技术要求与评估方法》规范了RAG(检索增强生成)服务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该标准围绕检索能力、生成能力、优化能力、应用成熟度、应用稳定性等维度,为RAG技术在知识库构建、信息检索优化、生成技术完善以及应用生态拓展等方面提供规范与指导。
据介绍,中国信通院长期深耕人工智能方向研究,围绕技术研究、标准、报告、评估等开展多维度工作。截至目前,该院已构建可信AI标准体系,发布了大模型相关多项国际国内标准,并完成百余款产品评估。未来,该院将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发展,深入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共同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