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 守好安全关
福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讯 (陈 永 记者江 岱)近期,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强力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专项整治行动”),打出“六拳出击”组合拳,全面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据悉,专项整治行动自启动以来,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响应、周密部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建立“一市一档”,细化“两个措施”。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和福建省纪委监委的统一部署,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建立了“一市一档”工作机制,通过细化监管和整改措施,制定问题清单整改台账,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专项整治行动专班负责人及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分别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省20家食品经营主体开展暗访检查,督促整改问题41个。同时,该局坚持开门整治,通过发布线索征集公告、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据统计,通过举报渠道已发现违法问题164个,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该局运用智慧监管手段,对16.51万家农村食品主体加贴电子标签,推进“一品一码”追溯,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提升精准监管效能。
聚焦“三个重点”,开展“四个行动”。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消费误导3类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在生产环节,开展“正源”行动,累计排查食品生产企业1995家次,发现违法线索146条;在销售环节,开展“清流”行动,共检查食品销售主体2.22万家次,查处涉嫌违法问题678条;在线上销售环节,实施“净网”行动,监测网络平台发现违法线索55条,删除违规信息9条,关停违规店铺2家。此外,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还开展了专项抽检“护航”行动,完成抽检2145批次,检出不合格食品69批次,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市场。
落实“五个100%”,强化“六个手段”。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落实“五个100%”要求,即问题线索100%销号、不合格食品100%处置、违法行为100%立案、犯罪行为100%移送、腐败问题100%移交。同时,综合运用智慧监管、案件查处、投诉举报、督导评价、社会共治以及针对违法行为“下狠手整治”六大手段,形成闭环管理。截至目前,福建省共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614件,查获假劣食品1024公斤,依法移送公安机关3起。其中,泉州市成功侦破一起案值超过2000万元的假冒知名品牌饼干案,目前当地公安与市场监管部门已成立联合办案组,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形成打击合力。
专项整治行动充分体现了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的决心和力度。下一步,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整治成果,不断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