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岳 倩)近期,多家主要跨国车企陆续公布今年一季度全球财报。从数据来看,大部分车企营收表现相对平稳,但利润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德系车企方面,大众集团一季度营收为776亿欧元,同比增长2.8%;营业利润为28.73亿欧元,营业利润率降至3.7%。宝马集团一季度实现营收337.58亿欧元,同比下滑7.8%;净利润为21.73亿欧元,同比下滑26.4%。梅赛德斯-奔驰一季度实现营收332.24亿欧元,同比下滑7%;净利润为17.31亿欧元,同比下滑43%。
美系车企方面,通用汽车一季度净营收为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为28亿美元,同比下滑6.6%。福特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406.59亿美元,同比下滑4.95%;净利润同比下滑64.54%,为4.73亿美元。
日系车企方面,丰田汽车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达到12.3万亿日元;净利润为6646亿日元,同比下滑33%。本田和日产的一季度营收微降,但营业利润下降幅度较大。
韩系现代汽车表现稳健,一季度营收达44.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2%;净利润为3.38万亿韩元,同比微增0.2%。
据了解,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一直是跨国车企利润的重要贡献来源。
据悉,受此前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影响,多家车企纷纷下调全年全球财务预期,还有部分车企撤回原定预期,或者表示无法给出预期数值。比如,通用汽车下调了2025年全年财务预期,该企业预计2025年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将为100亿~125亿美元,而此前预期是100亿~150亿美元。梅赛德斯-奔驰宣布放弃此前设定的全年业绩预期,仅表示在关税政策影响下,预计各项业绩均低于去年同期。不过,也有车企给出了明确的业绩指引。例如,丰田汽车预计,2025财年(2025年4月~2026年3月)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全球销量有望达到1040万辆,同比增长1.2%;现代汽车坚持其此前发布的年度预期,即营收同比增长3%~4%、营业利润率为7%~8%。
针对目前全球市场形势,跨国车企正试图通过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加大本土化力度,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喜好的新车型和新技术,强化自身在复杂贸易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大众汽车计划,到2027年,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汽车。尽管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宝马集团方面仍旧表示,该企业始终将中国作为其核心市场,会继续增加研发资金投入,推出更多新车型。丰田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研发体系和研发权转移、全产业链的本土化升级、资源重新整合、车型更新节奏等方面作出部署,继续深耕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