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 晶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实习记者 徐雅臣
“咱们边吃边聊,请大家畅所欲言,困难可以谈、建议可以说、意见可以提。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开门见山亮明了态度。
一餐饭,不只填补胃口,更要填充政企感情;一席话,不仅拉近距离,更要拉动企业成长。这是5月16日,牡丹江市市场监管局全体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与14位食品企业代表围坐一席,以“早餐+座谈”的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并回应企业诉求,共谋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共筑食品安全防线。
讲困难、现场办,这是一场纾困解难的办公会。
在轻松的氛围中,企业代表直奔主题、畅所欲言。
“我们近期频繁遭遇职业打假人以标签瑕疵等为由的高额索赔,严重影响正常经营。相关部门是否可以提供法律维权指导?”
“希望相关部门能提供申报‘龙江品质’的认证标准、规定要求等方面的帮扶指导。”
“能不能帮企业拓宽对外销售渠道,推广本地品牌的系列产品,助推企业发展,做大做强。”
…………
“早餐会”上,山友食用菌、中穆沙棘、小慈生态农业等企业代表争相发言,聚焦技术、人才、标准、物流等行业发展关键环节抛出需求清单。从食品标签规范到“龙江品质”认证申报,从生产标准制定到特种设备检测程序优化,代表们既谈成长烦恼,更献破局良策。特别是针对如何应对职业打假、地理标志申报等共性问题,经过现场研讨,形成多个解决方案。
牡丹江市市场监管局班子成员全程记录诉求,逐项回应关切,现场办公,开出纾困良方。该局明确“一对一”包联责任制,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具体对接精准联络,常态化开展企业帮扶指导,切实推动将企业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发展清单,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话发展、谋未来,这是一次政企双向奔赴的交心会。
问题不设限、发言不排序……这场别开生面的“政企早餐会”,吃的是早餐,谈的是工作,议的是发展。
“受外部环境影响,虽然拓展市场压力大,但是我们充满信心。当前,企业生产标识和商标使用等日益规范,市场监管部门出台相关规定,有效防范线上线下上职业打假人恶意索赔,指导帮助企业用法律武器维权。未来,企业计划从大众食品向大健康领域延伸,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品质与技术含量。希望市场监管部门能够帮助企业完成‘龙江品质’认证并支持推进与大湾区认证的互认,增强品牌在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中穆沙棘董事长张春霞表示,“政企早餐会”这种形式特别好,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从监管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和亲清政商关系,没有常规会议形式的拘束,更像是一家人在交心,还能高效地解决企业诉求。
“政企早餐会”是牡丹江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惠企利民”帮扶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2025年,该局推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系列行动,如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在口岸推广外国(地区)投资者“极速通关+办照”1小时办理模式;强化认证标准奖补政策落实;制定《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加大质量基础设施帮扶力度,鼓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计量标准,引导企业运用认证手段提升管理水平等。
牡丹江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本其表示,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更是群众美好生活的根本保障。作为落实“服务企业效能提升年”的重要举措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具体行动,“政企早餐会”是一次“双向输出”。“我们倾听企业在技术升级、市场拓展、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真实诉求,同时传递监管要求,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为食品安全领域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不知不觉间,“早餐会”渐渐接近尾声,但参会人员仍意犹未尽。牡丹江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把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吃”进去,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厚植投资兴业沃土,为建设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注入强劲动能,为全面振兴发展构筑坚实市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