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湖北省计量院为“支点战略”提供技术支撑掠影

2025-05-19 15:37:18 中国质量报

精耕国计 细作民生

湖北省计量院为“支点战略”提供技术支撑掠影

□ 王 欢 杨基勤

初夏时节,生机盎然。

笔者日前从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湖北省计量院”)了解到,近年来,该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以思想“破冰”推动发展“破局”,推动服务发展模式变革、产业计量体系完善、科研创新提质提速,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了坚实的计量技术支撑。

以“智”赋能

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

强化关键支撑。湖北省计量院抢抓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带来的重大机遇,围绕产业所需、自身所能,着力加强北斗前沿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和项目建设,补齐中部地区缺少卫星导航产品国检中心这一短板。近年来,该院主导建设武汉市北斗导航产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先后获批筹建湖北省北斗应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卫星导航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北),现已具备单频定位测速、双频定位测速、接收灵敏度等21项检测能力。今年3月,该院获授牌“湖北科创供应链北斗产业服务驿站”。凭借自身在精密测量、时空大数据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湖北省计量院正主动融入湖北北斗产业链,着力打造覆盖技术研发、测试认证、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形成“科研攻关—标准制定—检测认证—成果转化”闭环体系,不断为湖北打造全国北斗创新发展示范区、形成北斗产业融合发展集群注入新动能。

激活人才引擎。今年,湖北省计量院联合产业链龙头企业、计量技术机构共同拓展“荆楚计量之芯”培训资源,持续上新“人工智能与计量”“JJF 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宣贯”等系列课程,目前已有近3万人次浏览了该院官网“荆楚计量云课堂”栏目的25期公益培训课程,辐射带动中部地区计量领域科教、人才等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创新发展动能。今年3月,该院承办了2025年湖北市场监管系统首届计量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计量职业技能比武选拔赛,以赛促训、以赛育才,两名选手脱颖而出,将代表湖北参加全国计量职业技能比武活动决赛。依托中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南大区”)计量协作发展体系,该院在高端人才培养、学术研讨、科研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筹建中南大区智慧计量委员会,聘任百余名中南大区各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开展交通、热工、称重等专业计量技术交流活动,着力构建“战略科学家引领—青年英才支撑—学科团队攻坚”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紧跟前沿科技。今年以来,湖北省计量院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完成的科研项目《大规模电能计量装置数智化检定技术及应用》获2024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参与研发的“GIL故障在线/带电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及智能抢修装置”项目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2024年,该院先后加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湖北省照明学会检测工作委员会,成为湖北省眼镜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获“2024年中国计量协会机动车计量检测技术工作委员会突出贡献单位”“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运行服务先进单位”称号。作为中关村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技术联盟国际合作专委会成员单位,该院协助征集“2024年量子测量科学技术与应用国际会议”论文;6篇学术论文入选2024国际测量技术联合会(IMEKO)世界大会等国际会议论文集。近年来,该院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地球观测与导航”“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等重点专项子课题及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余项,牵头承担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该院已获授国家发明、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外观各类专利100余项,制定国家、地方、行业、团体标准规范130余项,发表专业著作及科技论文260余篇,为湖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链”上发力

助推现代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湖北省计量院研究起草了《计量服务中部崛起新质生产力融合创新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草案;先后承接武汉市量子科技、新一代光通信器件等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为产业链量身定制“一链一策”质量提升方案,相关工作获评湖北省产业链质量提升省级项目“优秀”等次。

聚合武汉市量子科技产业链优势,湖北省计量院编制了武汉市量子科技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总体方案和产业链“一张图”,主动对接院士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积极筹建量子基准研究机制;联合开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冷原子干涉重力仪计量装置”的研制,编制冷原子干涉重力仪标准草案。此外,该院还厘清量子科技产品质量需求,助力企业优化研发流程,提供定制化知识产权规划及实施方案;组织专家团队探讨制定量子通信协议和产品标准,探究量子通信领域亟待解决的质量问题。该项目聚焦产品研发攻关、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产业基金精准赋能等重点环节,推动量子科技产品研发效率显著提升、量子科技应用加速普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千万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间接经济效益逾亿元,形成了具有行业示范价值的量子科技产业化发展范式。

聚焦湖北新一代光通信器件产业链特点,湖北省计量院进一步巩固“链主”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及功能,协助企业构建数字化转型平台,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人均效率翻番,运营周期和交付周期大幅缩短;先后派遣6名技术人员轮换进驻某“链主”企业电磁兼容实验室承担试验任务,提供驻企服务近千小时,有效提升了该企业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该院进一步帮助企业改进质量管理,解决了ICT(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在大批量、多品种、小批量等不同生产模式下,质量管理策划难覆盖、控制难细化、改善难推广等问题。近年来,该院积极拓展FCC、CE、VCCI等国际认证品类,联合TüV、SGS、UL等国内外知名第三方机构,举办多场检测认证技术研讨交流会,为光谷地区光电信息、芯片制造、激光应用等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聚力“双碳”目标实现,湖北省计量院依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碳计量科技创新中心(湖北),深入推进水泥、磷化工、锂电池等重点产业省级碳计量中心共建工作;联合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申报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探索将技术服务能力同市场、企业需求深度融合转化。该院承担了中科协“科创中国”锂电产业碳足迹科技服务团工作,赴荆门市相关企业开展为期60天的蹲点服务,深入挖掘企业痛点需求,形成10余项需求解析报告;面向全国邀请106名碳计量领域专家加入科技服务团,以技术突破服务绿色转型;先后促成5项发明专利申报、1项团体标准立项,筹备国家计量技术规范2项。2024年,该院协助开展水泥行业数字化能源计量审查工作,先后获市场监管总局、湖北省市场监管局通报表扬。目前,该院正积极配合湖北省生态环境部门开展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

赓续传承

凝结计量文化自信之“魂”

获批“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以来,湖北省计量院以打造具有区域示范效应的计量文化和科普教育标杆基地为目标,积极弘扬优秀计量文化、讲好湖北计量故事。该院拍摄的《赓续向上家风 厚植家国情怀》《计量“碳”路 “绿”动未来》等微视频,先后荣获湖北省质强办“加强质量支撑·共建质量强国”等省级微视频大赛奖。2024年,该院系统组织开展“实验室开放日”“科普志愿服务”“科普宣传进社区”等活动65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20万;累计开展“手机变砝码”活动81场,为超2万部手机粘贴克重标签,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2025年世界计量日前后,湖北省计量院将紧扣“光电+AI”融合趋势,以计量检验检测为技术底座,系统展示光电子技术对新兴应用领域的支撑作用,接待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参展机构代表来院参观。此外,该院还将创新推出“5·20计量奇妙日——探寻计量与非遗的点点时光”主题活动,以跨界融合的创意形式实现科技传承与文化传播的双向赋能,构建起“科技+文化”的多维体验空间,让计量与非遗技艺跨时空对话。

图1:3月10日至12日,湖北市场监管系统首届计量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计量职业技能比武选拔赛在武汉市举行。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勤(中),湖北省计量院党委书记、院长汤雄(左一)等参加开幕式。

图2:3月27日,湖北省计量院被授牌“湖北科创供应链北斗产业服务驿站”。

图3:5月15日,“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参展机构代表来到湖北省计量院参观交流。

图4:2024年10月13日至16日,中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举办“压力表检定、修理技术培训”活动。

(本版照片由湖北省计量院提供)


(责任编辑:八雨)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