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小微企业有了搏击市场的底气—— 山西朔州市市场监管局推动质量认证赋能特色产业升级

2025-05-14 14:33:46 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秦海峰

2024年以来,山西省朔州市市场监管局以“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为抓手,聚焦陶瓷、乳制品等特色产业,通过机制创新、精准帮扶、技术赋能等举措,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瓶颈。截至目前,该局累计开展专项培训30余场,精准帮扶企业超百家,编制行业指南两部,推动质量认证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金钥匙”,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调研显示,朔州市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两难、两不、两低”(质量标准理解难、工具运用难;竞争力不强、管理水平不强;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问题。为此,朔州市市场监管局与朔州市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朔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就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联合发文,并联合认证机构成立专项工作组,构建起“政府搭台、机构服务、企业唱戏、认证赋能”的协同机制,制定《惠企直通车基层行工作方案》,建立“行业筛选—需求调研—精准施策—跟踪问效”闭环管理体系,持续开展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帮扶指导更多小微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遵循问题导向、精准推送、企业自愿、机构服务、直达惠企、打通堵点的原则,朔州市市场监管局围绕朔州市陶瓷、乳制品、农产品、化工、玻璃制造等特色经济产业,通过前期摸底调研,精选有提升意愿、有改进需求、有示范作用的小微企业,联系指导第三方技术机构实施精准帮扶,多措并举开展认证提升工作。该局利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手段,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帮扶措施,跟踪推进落实,解决企业在质量管理中的瓶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国内重要的日用瓷生产基地,以及山西省打造的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之一,怀仁市的陶瓷产业是朔州市市场监管局服务产业转型的首选目标。朔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惠企直通车”专项行动,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深入企业进行帮扶,全力锻造陶瓷产业长板优势。该局出台了《日用陶瓷行业企业质量管理核心过程实施指南》,把企业琐碎管理章程和繁琐报表简单化,将复杂的认证流程简化为操作性强的标准化模板,企业的效率和产出得以有效提升。

“过去总觉得认证是‘花架子’,现在发现它能帮我们理清生产流程,次品率下降了15%。”怀仁市某陶瓷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这种转变得益于朔州市创新推出的“一企一策”帮扶模式:技术专家团队进厂诊断,针对设备管理、检测标准等痛点开出“处方”,同步提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延伸服务,形成质量提升服务包。

截至目前,该局共帮助朔州市22家陶瓷生产企业通过相关认证,其中20家企业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3项认证,两家企业通过其他自愿性工业产品认证。

为解决“检不了、检不全、周期长、距离远”等难点和痛点,经该局持续帮扶,依托怀仁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的山西省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得CMA计量认证证书,成为朔州市第一家省级陶瓷检验中心,为朔州市陶瓷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帮扶20余家陶瓷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针对畜禽屠宰行业实际,朔州市市场监管局会同中企信国际认证(北京)有限公司编制了《畜禽屠宰行业企业质量管理核心过程实施指南》,有效促进该行业质量管理意识的整体提升,推动小微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为提高广大小微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识,朔州市市场监管局打造了“线上+线下”立体培训网络:利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服务平台”和“百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平台”开展云端教学;组织“首席质量官特训营”,培育质量管理领军人才;利用“世界认可日”“质量月”“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惠企直通车基层行”等重要节点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贯,丰富宣传培训方式。有数据显示,企业员工质量知识考核合格率从最初的58%跃升至89%。

据介绍,朔州市将深化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力争到2026年,质量管理体系获证企业达到400家,各类企业、产业链的质量管理能力显著增强。“我们要让质量认证从‘墙上证书’变为‘手上工具’,真正成为小微企业搏击市场的底气。”朔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宇说。

(责任编辑:凌云)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