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食品抽检盘点
本期话题:糕点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今年以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显示
糕点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3类问题
□ 本报记者 何 可
实习记者 蒋函玉
为保障市场在售糕点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近年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将糕点作为监督抽检的重点之一。今年以来,该局共开展6期涉及糕点的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在该省今年的历次抽检中,糕点抽检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质量指标问题,如过氧化值(以脂肪计)、酸价(以脂肪计)(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微生物污染问题,如菌落总数、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问题,如柠檬黄、日落黄、安赛蜜等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从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信息来看,不合格糕点涉及企业主要分布在该省徐州市、连云港市、苏州市、泰州市等地。目前,该局已要求相关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进一步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并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从具体抽检情况来看,在江苏省市场监管局1月9日发布的第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中,有3批次糕点不合格,具体为:射阳县合德镇来来商店销售的标称徐州平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丝馓子(油炸类糕点),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灌南乐家福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阜宁县新业糖果糕点厂生产的阜宁大糕(熟粉类糕点),霉菌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淮安区周益飞生活超市经营部销售的标称淮安市雅思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苏式无蔗糖黑芝麻味月饼(果仁类),酸价(以脂肪计)(KOH)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3月28日,在该局发布的第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中,有两批次糕点不合格,具体为:邗江区鼎旺购物中心销售的标称扬州润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酥馓子(糕点),酸价(以脂肪计)(KOH)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姜堰区吉麦隆超市淮海西路加盟店销售的标称江阴市华士胖伯伯饼家食品厂生产的宫廷桃酥(烘烤类糕点),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4月3日,在该局发布的第3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中,有4批次糕点不合格,具体为:江苏金熙发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苏州市昕然园食品厂生产的烧烤味贝壳卷(糕点),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赣榆区厉庄镇丰源食品厂销售的标称赣榆区厉庄镇丰源食品厂生产的海螺酥(糕点),柠檬黄和日落黄检测值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盐城市亭湖区城北好丽华超市销售的标称常州酥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米香醇面包,菌落总数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梁溪区跳小跳食品销售店(个体工商户)销售的标称南京嘉能食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生产的鸡蛋糕,菌落总数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4月10日,在该局发布的第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中,有4批次糕点不合格,具体为:太仓市璜泾镇家家惠超市销售的标称赣榆区厉庄镇丰源食品厂生产的(传统)贝壳酥(糕点),安赛蜜和日落黄检测值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南京市六合区佳一佳休闲食品店销售的标称徐州倪世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3+2草莓面包,菌落总数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如皋市泽盛购物中心销售的标称南通甜香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桃酥(烘烤类,热加工),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连云港市欧特福百货超市解放路店销售的标称连云港永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虎皮卷(糕点),菌落总数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4月18日,在该局发布的第5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中,有1批次糕点不合格,具体为:邳州润泰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多鲜食品(昆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三明治(牛奶蛋羹味夹心面包),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4月25日,在该局发布的第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中,有1批次糕点不合格,具体为:泰兴市多乐福生鲜超市销售的标称常州市金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馓子,酸价(以脂肪计)(KOH)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消费提示
糕点购买后需尽快食用
糕点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因香甜可口、种类繁多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消费者在选购糕点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应优先选择在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超市、糕点店等正规渠道购买糕点,避免在无证摊贩处购买;购买预包装糕点时,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配料表等,确保产品信息完整、来源可靠;选购散装糕点时,要注意观察糕点的外观是否完整、色泽是否自然、气味是否正常,避免选择有异味或变质的糕点。
糕点通常含糖量较高,过量食用会增加肥胖、患糖尿病的风险。针对市场宣传中的“无糖”概念,消费者需保持警惕,选择低糖或无糖糕点时,应仔细核查标签是否真正符合国家标准。同时,消费者需关注脂肪含量,尤其是反式脂肪酸,该物质可能对人体心血管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建议优先选用植物油、低脂奶制品为原料的糕点。此外,部分糕点可能含有色素、香精、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建议选择添加剂种类少、含量低的糕点。
由于糕点保质期一般较短,消费者购买糕点后需尽快食用,并应将食用不完的部分严格遵循产品说明储存,多数情况下需要冷藏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糕点通常热量较高,建议消费者适量食用,避免影响正餐摄入。
特殊人群需根据自身状况选择: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或低糖糕点,并严格控制食用量;肥胖人群应选择低脂、低糖糕点,并控制总热量摄入;过敏体质人群要仔细查看配料表,避免食用含有过敏原的糕点。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市场监管局网站 本报实习记者 蒋函玉 整理)
相关链接
霉菌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性指标。食品中霉菌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计数所得1g或1mL检样中形成的霉菌菌落数。如果食品中的霉菌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可能产生霉菌毒素;长期食用霉菌超标的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食品中霉菌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不当有关。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等,在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稳定剂使用,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含铝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食品中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商家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安赛蜜又称乙酰磺胺酸钾,作为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不在人体内代谢和提供能量。长期食用安赛蜜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食品中安赛蜜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经营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味,超限量使用或者使用过程中未准确计量。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的被氧化程度,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长期食用严重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食品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被氧化,还可能与产品储存条件控制不当有关。
酸价,又称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食品中酸价(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也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达标,还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有关。
(来源: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