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地理标志保护系列举措推动湖北“秭归脐橙”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2025-05-13 11:17:39 中国质量报

好山好水兴业 嘉木生金富民

地理标志保护系列举措推动湖北“秭归脐橙”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 霍雨佳 刘桂华

本报记者 张 华

日前,“秭归脐橙”国际国内采购商精准对接活动在湖北省秭归县举行。活动上,湖北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消息,“秭归脐橙”品牌价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66.78亿元。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屈原故里。2024年,该县脐橙种植面积约2.67万公顷(40万亩),产量100万吨,综合产值近200亿元,形成了“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一年四季有鲜橙的产业格局。

2022年10月,“秭归脐橙”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据秭归县市场监管局局长谭精诚介绍,为助力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秭归县紧紧围绕将“秭归脐橙”打造成“世界级地标品牌、世界级文化载体”的目标,坚持高水平保护、高标准管理、高效益运用,积极探索构建“行政、司法、共治”三位一体的立体保护新模式和新格局,有效推进了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续写了《橘颂》新篇章。

为高质量完成“秭归脐橙”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秭归县坚持政策赋能,将筹建工作纳入县级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制定出台了《秭归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秭归脐橙地理标志授权使用管理办法》《秭归脐橙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奖励补助办法》《秭归县金融支持柑橘全产业链发展十五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筹建工作向纵深迈进。

秭归县还大力推广“协会+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坚持推行进出管理、技术培训、品牌运营、包装标识“四统一”,开展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活动。畅通“秭归脐橙12315”专项举报热线,高效办理举报投诉。遴选32名懂技术、有威望的柑橘种植传承人担任义务监督员,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处置,将质量风险化解在田间地头。同时,145家地理标志合法使用人主动引入溯源管理,确保每一颗脐橙“身份可查、品质可溯”,践行“品牌共护”承诺。

秭归县水田坝镇王家桥村,素有“三峡橙谷”第一村的美誉。该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柑橘,目前一年12个月可确保10个月有鲜果树,并在海拔350米处建成秭归县脐橙精品核心示范区。全村柑橘年产量达2.5万吨,产值超亿元,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科普示范村”、湖北省“生态文明村”和宜昌市“最美橘园”等荣誉称号。

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以下简称“屈姑集团”)是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集团年生产、加工、销售脐橙产品20多万吨,100多个系列品种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2.5万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我们以创新为动力,以柑橘零废弃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为重点,实现了从花到果、从皮到渣、从枝到叶的零废弃综合利用,深加工产品在鲜果基础上增值20倍以上。”屈姑集团党支部书记熊本旭告诉记者。

食安康(湖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小玲介绍,为了为不让一个坏果流向市场,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质量安全关,秭归县积极布局数智化快检室建设。目前,该公司已为秭归县建成1个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大数据分析预警平台、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分析预警平台,建立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智化快检室42个,快检网络覆盖全县12个乡镇、30家农业合作社、种植企业、农贸市场以及电商物流园。同时,在167个村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橘农不出橘园就可在手机上开具农产品达标承诺合格证。

据悉,目前,秭归县70%以上的橙农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80%以上有20万元存款,90%以上在当地新建了小洋楼,涌现出12个脐橙产值“亿元村”,吸引6万余名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70%的人口靠脐橙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凌云)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