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贾润梅)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平台企业加强产品防伪监管工作座谈会,对当前电商平台存在的防伪产品乱象治理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此前,有消费者反映网购产品存在虚假防伪码。经调查发现,防伪码生产技术难度不高,价格低廉,不少兜售防伪码的商家称无需审核企业资质即可制作、发货,一枚防伪码的价格在几分钱到几角钱之间,扫描这些防伪码后链接对应的平台,多以“315全国数码防伪验证中心”“中国商品信息验证中心”“全国商品验证中心”等为噱头,实际却由私企注册备案。
会上,中国防伪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办法》对防伪技术产品生产与查验作出明确要求。如防伪技术产品的生产须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防伪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在承接防伪技术产品生产任务时,必须查验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
腾讯、淘天、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多家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当前平台自查情况及后续整改措施。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强对电商平台防伪产品的管理,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以强有力监管压实相关主体责任,从关键环节阻断造假链条。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网售防伪产品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标准和诚信自律体系,打击违规防伪查验网站,整治假冒防伪标识和防伪码造假乱象,多方协同营造清朗网络消费空间,更好保护品牌和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