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动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北三省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助力高质量发展采访记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辽宁省推出“辽质贷”,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14.95亿元;黑龙江省推出“龙质贷”,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累计贷款金额13.6亿元;吉林省推出“吉质贷”,目前已惠及超5万户中小微企业……日前,记者跟随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媒体采访团,走进东北三省实地采访各地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发现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也正成为企业融资的“通行证”和金融支持的信心源。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部署运用质量融资增信手段对优质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开展金融服务,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积极响应,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推出“辽质贷”“吉质贷”“龙质贷”等质量金融产品,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实践,探索“质量+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政策推动
激活“质量金融”一池春水
盛京银行总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周志至今清楚地记得,盛京银行发放了辽宁省的首笔“辽质贷”。那是在2024年11月,他们为辽宁省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信用类授信5000万元,并实现提款。
无独有偶。去年,集贤金达科技公司因企业扩大生产经营导致周转资金紧张,该公司是黑龙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根据“龙质贷”质量增信要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双鸭山市分行向集贤金达科技公司发放一笔800万元贷款,这是黑龙江省开展“龙质贷”质量融资增信工作以来促成的首笔贷款。
“辽质贷”“龙质贷”等质量金融产品首笔业务顺利落地的背后,是对政策的大力推动、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对于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政策就是“火车头”。2024年9月,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金融监管总局辽宁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辽质贷”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通知》,并组织指导盛京银行、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了“辽质贷”工作,强化对企业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的金融服务供给,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辽质贷”已累计发放贷款14.95亿元。
吉林省市场监管厅会同吉林省委金融委办公室、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金融监管总局吉林监管局联合印发《质量融资增信服务实体经济的若干举措》,鼓励金融机构对重视质量、追求卓越、具有较高质量效益水平的企业,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增加信用贷款投放比例。积极推动质量融资增信业务纳入政府性融资增信担保范围,将质量奖励有关资金用于质量融资增信贷款贴息。
2024年10月,黑龙江市场监管局联合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金融监管总局黑龙江监管局印发《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积极推进开展“龙质贷”融资增信工作。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省共征集有质量融资需求的企业115家,需求总金额23.93亿元;已促成发放“龙质贷”贷款企业40家,累计贷款金额13.6亿元。
市场行动
助企发展送来“及时雨”
2024年秋天,盛京银行大连分行人民路支行行长王洋带队走访当地某农产品加工企业时发现,该公司采购原材料需一笔资金,但企业厂房已经抵押出去了,无法提供抵质押担保,急需融资。由于该企业属于专精特新企业,并且荣获2024年“辽宁优品”品牌认证,可以申请盛京银行刚刚推出的“辽质贷”产品。
“我们为该农产品加工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迅速办理完成了‘辽质贷’业务。”盛京银行大连分行惠普金融部总经理赵艺透露,该行与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合作,借助质量增信为该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490万元“质优贷”信用贷款,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升核心竞争力,带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质量提升。
根据企业在质量方面的不同实力,盛京银行因地制宜推行“辽质贷”,对应匹配不同金融产品,给予不同授信额度,成为东北三省在质量融资增信中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黑龙江省鹤岗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人民银行鹤岗市分行、金融监管总局鹤岗监管分局,创新推出“龙质贷,鹤质融”质量融资增信模式,将企业质量信用转化为融资优势。鹤岗市以质量信用、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五大领域24项核心要素为依托,构建“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转化的评估体系,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为2家优质企业发放贷款8562万元。
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围绕“吉肉”“吉粮”“吉米”“吉牛”“吉参”等重点产业定期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创新“再贷款+质量融资产品”等支持模式。同时,该厅还联合吉林省财政厅等部门印发《吉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助实施细则》,在长春、吉林、四平等8地推进省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联合贴息试点工作,为116户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841万元。
“当前,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公司面临巨大经营压力,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头等大事。2024年《质量融资增信服务实体经济的若干举措》出台后,吉林推行‘质量+金融’模式,推出多种金融产品服务,为我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金融活水’,送来了‘及时雨’。”对于质量融资增信政策带给企业的好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首席质量官甘春和深有感触,“我们公司获得多家金融机构累计授信8亿元,形成财政引导、金融输血、企业造血的良性循环。资金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更专注于研产销等业务环节,加快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