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知识产权成为江苏无锡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2025-04-30 14:04:48 中国质量报

□ 何 桦 本报记者 蔡美萍

在AI浪潮奔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当下,知识产权已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江苏省无锡市正以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实践,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创新答卷。

不久前,由无锡经开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南京专利代办处无锡工作站打造的“知服通2.0”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实现了24小时AI在线监管,服务响应时间从行业平均的48小时压缩至6小时,企业专利申请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江苏集萃清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受益者。该公司深耕自动驾驶领域十余年,实施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项目数十项,在矿山无人驾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经验。目前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26项。

“以前我们申请专利的时候就像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知服通2.0平台会提示各环节流程的实时进展。”该公司负责科研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常欢告诉记者,“一件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之后,AI会提示我们办理优先审查,这让企业提高了知识产权工作效率。”

除了拥抱AI,无锡经开区还积极探索创新路径。2024年8月推出的“星知汇”系列主题沙龙几乎场场爆满。活动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南京专利代办处、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单位的专家为创新主体授课,地点特意选在咖啡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当场解决企业有关知识产权领域的难点、痛点。

走进园区,贴近企业,无锡市想尽办法为创新主体打通自主知识产权快速通道。据了解,2024年,该市专利授权量达到5585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823件,占授权总量的24.74%,同比增长17.6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7676件,同比增长20.9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0.35件,列全省第三;商标新申请量40044件、注册量27732件,有效注册商标总数累计达到301019件,同比增长6.9%。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无锡市对知识产权创造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也是企业和创新者们创新活力的有力证明。

知识产权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更在于转化运用。只有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能真正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024年,无锡市11所高校单位完成1.3万多项专利的建档盘点,全年实现转让许可专利数11391件,同比增长76.41%。该市还引导企业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和专利盘活系统注册,全年新增及数据更新备案专利产品860件,近3000家企业在专利盘活系统注册。

在知识产权金融赋能方面,无锡市同样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2月,无锡市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7项,质押备案金额15.68亿元,再次登顶江苏省榜首。

成立于2010年的无锡盈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创新的物联网设备制造商。该公司利用在智能硬件领域的专利和技术优势,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方式,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

“专利质押拓宽了我们的融资渠道。到现在为止,公司发明专利已经超过百项。”该公司副总裁韩子骞表示。

2024年,无锡市实现质押融资项目1015个,备案额178.29亿元,惠及905家科技型企业,皆创近年来新高,其中质押项目数同比增长近一倍,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全年共开展140场银企对接活动,精准服务1400家企业,企业最高可获20万元贴息支持。2024年,无锡市有72家企业投保知识产权类保险,投保额度3283.1万元。全国首单专利海外布局费用损失保险和商标海外布局费用损失保险也同时落地无锡市,为企业的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创新创造到成果转化,从政策护航到金融赋能,这座城市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每一步探索,都在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无锡市将继续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不断完善全链条生态体系,让创新的火花持续闪耀,在扑面而来的AI浪潮中谱写更多精彩篇章。

(责任编辑:加贺)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