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突破 “线”上协同 “面”上提升
黑龙江产业链质量提升跑出“加速度”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自动化桁架加工岛上半部分的移动臂不断左右自由游走,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下半部分则是一个带有屏幕的控制部件,实时显示该设备的工作参数……走进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神泵业”)的生产车间,这套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成为力神泵业副总经理、首席质量官杨斌介绍的重点:“这套设备是力神泵业参与质量强链工作成为链主企业后上马的,去年5月才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加工相关产品3000件以上,同比节约成本40%,效率提升25%。”
无独有偶。作为重要的链员企业,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采油装备制造分公司(以下简称“装备制造分公司”)同样在质量强链中强化了设备自动化程度,相应地减少人员12人,效率提升45%。
日前,记者跟随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质量强链媒体行”采访报道团,来到诞生了“铁人精神”的大庆市,在这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大庆市市场监管部门在质量强链工作中聚焦当地支柱和优势产业油田装备业,为大庆油田转型发展和大庆市高质量发展“加油”,这也是黑龙江省紧盯产业发展方向,遴选特色链条推动质量提升的缩影。
“在市场监管总局精心指导下,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产业建圈强链效能作用,努力服务构建‘4567’龙江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点线面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格局。”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市一链” 联动实施质量提升
油田包围着城市、城市服务着油田。行走在大庆市和大庆油田,随时有正在工作的采油设备映入眼帘,让人深深体会到这座城市与石油的不解之缘。但如今,这个重要的国家石油生产和石化工业基地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
“大庆油田在转型发展,我们同样在进行产品转型,从传统制造向服务业延伸,打造‘制造+服务’的新型企业。”对于转型发展,装备制造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姚德喜深有感触,“质量强链为我们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质量支撑。”
这背后,是大庆市市场监管部门充分释放职能优势,锚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质量与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靶心,以一连串有力“招式”赋能企业发展,有力推动产业链市场竞争力提升。
产业振兴中,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构建“4567”(打造4个新引擎、培育5个新兴产业、升级6个传统产业,发展7个现代服务业)的龙江现代产业体系。黑龙江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当地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点,在“4567”产业体系框架内按“一市一链”原则,筛选出13条产业链开展质量强链工作。
对遴选出的产业链,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推动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一方面,按照试点探索、年度推进、长远发展的原则,统筹递进任务并进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为保证13条产业链质量提升工作平衡有序开展,确定了按时间节点编制“三清单一图谱一台账”的工作路径。
该省各地也结合实际,全面推动“一市一链”取得实效——
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动重型数控机床产业链质量提升工作,建设质量提升培训基地,探索出一条“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发展路径,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鸡西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整合检验检测、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等多方面的职能资源,精心组建了一支专家服务队,到石墨企业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助推石墨产业链升级发展。
伊春市市场监管局以质量基础设施加持,联动高校、科研院所及上下游企业,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推动钢铁产业链向高端化跃升。
“一链一策” 点线面协同共进
班组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只见她们仔细地将一根根铜线,用手穿入一个个钢管中,如同纺织中的“穿针引线”……在力神泵业,一个具有特色工艺和鲜明特征的班组,在质量强链工作中通过开展QC活动进行质量小改进,实现了良品率的提升。
除了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之外,作为链主企业,力神泵业还带动链上企业共同提升质量。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力神泵业发现有一个供应商提供的电缆产品绝缘性能降低很快,组织复检后发现,虽然该款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但不符合应用需要。力神泵业联合该供应商进行质量攻关,通过修改技术标准、改进生产工艺等,完美地解决了相关技术问题,满足了市场应用要求。
“大庆市市场监管局每月与我们企业对接一次,每季度组织专家上门走访,推动质量强链工作深入开展。”力神泵业质量科科长韩继强告诉记者,“通过供应商复审、业绩评价、到货必检、驻厂监造实施供方能力评估机制,以及实施供方质量改进机制,联动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共同开展质量提升,2024年度采购交检合格率同比提高3%。”
根据“一链一策”,大庆市市场监管局为产业链出台《大庆市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方案》,构建供应商(产业链上游企业)、制造端(链主企业)、客户端(产业链下游企业)质量共同体,力神泵业深入推行“制造+服务”一体化管理,推动质量管理和服务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建圈强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链一策”、点线面协同推进,联动提升成效明显。黑龙江省针对13条产业链分别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各产业链实际及特点提出不同的质量提升措施97项。点上重点突破,攻克问题清单中问题82项、攻关台账中重点项目26个,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1户、重点“小巨人”企业26户;线上统筹联动,加强产业链质量一致性管控,引导链上企业制修订各类标准129项,81家链上企业实施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面上整体提升,助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经初步估测,全省实施产业链质量提升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效益6.3亿元、解决4000余人就业问题。
“通过质量强链实施质量联动提升,我们的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98%,良品率达到98%,出厂合格率100%。”装备制造分公司副经理、首席质量官刘志成用一组数字向记者描述了质量强链的成效,也让我们看到了龙江大地在这个春天迸发的勃勃生机。
(质量强企强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