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永 本报记者 江 岱
嗞、嗞、嗞……随着最后一朵焊花熄灭,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储罐区域44台大型球罐全面封顶,标志着这一由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合资建设、总投资448亿元的国家重大外资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44台球罐历时162天完成安装,创造了新的施工纪录,也为后续罐体热处理、压力管道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创造了条件。福建特检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特检速度’。”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储罐区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项目建设能跑出“加速度”,创造国内同类大型石化建设新纪录,离不开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福建省特检院”)主动靠前、精准施策、高效服务项目特种设备安全付出的努力。“福建特检”工作作风在项目高标准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44台球罐属于三类压力容器,具有压力高、容积大、制造要求严格等特点,工程安全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对工艺精度和安全管理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特种设备检验团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技术技能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要对设备质量安全严格把关。”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储罐区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面对挑战,福建省特检院主动将服务端口前移,在球罐安装前便组建了专项工作小组,并与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建立了“三方联动”机制。通过召开前期会议、现场对接等方式,精准掌握了44台球罐的材质特性、施工工艺及检验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检验方案,明确了检验流程、重点环节和应急响应机制,实现了需求早了解、方案早编制、技术早交底的目标,为后续检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球罐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福建省特检院秉持“进度同步、质量同优”的原则,建立了“日跟进、周小结、月会商”的工作机制。检验人员常驻施工现场,实时跟踪球罐组对、焊接、无损检测等关键工序,确保监督检验与施工进度无缝衔接。针对球罐材质多样(包含低合金钢、抗氢钢、低温高强钢等特殊材质)、焊接工艺复杂等难题,检验团队创新采用了“数字化+可视化”的检验手段,运用TOFD(超声波衍射时差法)检测、相控阵成像等先进技术,对焊缝质量进行全方位扫描,并提出工艺优化建议15条,有效提升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为保障项目节点如期推进,福建省特检院推行“5+2”工作模式,组建应急检验专班,在休息日、节假日确保“项目有需要,服务随时到”。在球罐封顶的关键时期,检验人员连续12天驻守现场,无缝对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抽检把关,为罐体全面封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奋勇争先的责任担当。
福建省特检院将此次项目当作培养技术尖兵的练兵场,开展内部技术攻坚行动,建立了一套“发现问题—反馈指导—跟踪验证”的闭环管理机制。“我们在检验中发现一台球罐下极板焊接接头在TOFD检测时存在电流干扰问题,导致无法获得可评定的图谱。”检验项目负责人介绍,团队经过多次尝试和技术研讨后,最终通过优化检测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并采取其他检测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组织青年骨干全程参与球罐检验工作,通过“老带新”“现场教学”等方式培养新人,形成了《大型球罐安装监检关键技术要点》等成果,有助于提高同类设备检验质量,高效护航企业设备安全。
驼铃古道,见证中沙丝路情缘;古雷半岛,续写产业发展新篇。福建省特检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院将继续严把检验质量关,以“靠前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的理念守护这一世界级石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