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文婷
“以前总担心菜里有农药残留,现在亲眼看到检测结果就放心了!”在上海豫园商城门前的“百姓点检日”活动现场,李阿姨拿着青菜农药残留合格的检测结果开心地说。
4月18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豫园街道办事处和南京东路街道办事处,举办“长者‘食’尚 点检护‘安’”主题活动,通过“你点我检”机制,将监管融入养老服务场景。
场景化监管 开启食安共治新篇
九曲桥畔青砖黛瓦,蟹粉小笼香气四溢。活动会场选在豫园老字号餐饮聚集区,借助其文化吸引力汇聚老年群体,将传统文化地标转化为食安科普阵地。“你送我检”便民快检服务台设置在老字号餐厅绿波廊门前,这里是豫园十几家长者餐厅之一。
当天10时,活动伊始,展台前就围满了老年人,大家纷纷扫码填写自己最关心、最希望被检测的食品。一些老年人还带来了各类食材,希望借助科技手段为食品安全把关。
活动现场,第三方抽检机构工作人员对绿波廊、南翔馒头店、大富贵、松鹤楼等老字号餐厅的原材料进行了现场取样抽检。黄浦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媒体记者、街道食品安全包保干部、老年消费者代表组成线下观察团,观摩抽样并探访后厨,了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见证并监督“你点我检”的全过程。
“这样我们吃得就更安心、放心了!”一位老年人对记者表示,自己平时就很喜欢吃南翔馒头店的小笼包,这次亲眼见证了肉馅取样送检的全过程,很期待检测的结果。
活动另一会场设置在“苏河之眸”党群服务中心内。来参加活动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午饭和晚饭基本上都在党群服务中心的老年食堂解决,“食品安全太重要了!在这里办活动我们参加起来很方便。”
在活动现场,精彩的食安科普课堂成为关注焦点。执法人员结合网购食品案例,帮助老年群体识破各种“养生陷阱”。现场播放的“小段食安课堂”科普短视频,将保健食品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给老年人。“没想到买保健食品还有这么多门道!”活动结束后,76岁的赵爷爷感慨地说。
精准化治理 守护食品安全底线
如何找到老年人最关心的食品品类,为他们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从而实现精准化治理?除了创新场景化监管模式,上海市还通过大数据驱动,进一步守护老年人食品安全防线。
在此次活动开展前期,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就依托全国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意见征集系统,对黄浦区63家社区长者食堂(餐厅)全覆盖开展意见征集,线上线下吸引了近1.1万人次点选食品品种、抽样场所、检测项目。这些数据为精准确定抽检重点提供了依据,使抽检工作更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其中食用油、鸡蛋、肉类、米面制品等成为最受老年人关注的食品品类。
据了解,此次“你点我检”活动将对上海市的社区长者食堂(餐厅)相关餐饮单位进行773批次专项监督抽检,并通过官网公布抽检结果。
对一餐一食的捍卫,彰显上海市应对老龄化挑战的主动创新与社会关怀。黄浦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长者食堂是上海老人身边不可或缺的养老服务,‘你点我检’让老年消费者化身为食品安全‘监督员’,确保长者食堂和老年助餐点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地标转化为食品安全监管和知识科普阵地,并融入老年群体的社交场景,让监管工作既有“烟火气”,更具“文化味”。这一转变得益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及街道办事处,构建起的“监管+服务+养老”立体化治理网络,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执法,而是成为融入城市生活的温暖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