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让家电回收“正规军”战胜“小作坊”

2025-04-18 12:05:19 中国质量报

□ 何 可

据商务部消息,2024年8月加力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来,各地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企业协会积极响应竞相发力,截至今年4月10日,消费者累计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突破1亿台。

随着以旧换新话题越来越热,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废旧家电的流向问题也引发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当前,废旧家电的回收环节仍然存在诸多堵点和难点。比如,废旧家电回收量激增,但正规回收渠道占比较低;消费者回收意愿低,废旧家电估值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不规范的收旧、拆解等行为,存在环境污染风险和信息安全隐患。

也有消费者反映自己遇到的现实困境,比如“旧家电回收平台,不论品相好坏和新旧程度均是一口价,而且多是几十元的超低价,远不如私拆点出价高”“回收人员要先把旧的冰箱取走,然后才给安排送新的,这段时间差里,很多需要冷藏的东西无处存放”……毫无吸引力的回收价格和不合理的环节设置,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的积极性,也让家电回收“正规军”屡屡败给“小作坊”。

“正规军”拼不过“小作坊”,还有一些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是废旧家电的回收体系尚不完备,一些不正规的私拆点因为无须环保设备投入,可以给出更高的回收价格。另一方面,正规回收处置企业在收购废旧家电时,难以从消费者、个体商贩手中获得增值税发票,导致企业销售再生资源产品时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大大压缩了其利润空间。

废旧家电是重要的“城市矿产”。在挖“矿”过程中,想让“正规军”战胜“小作坊”,就要畅通“去旧”链条。要建立高效顺畅的废旧家电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回收网络,简化回收步骤,提高回收服务的可及性。要参照废旧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办法,建立废旧家电回收“白名单”制度,推动回收企业规模化、规范化,逐步改变私拆点、“黄牛”回收等小散乱现状。要提高回收服务质量,增强回收服务的便利性,对大件物品实行上门预约回收服务等。

让“正规军”战胜“小作坊”,还要规范“去旧”环节。废旧家电中含有重金属、废油等多种有害物质,处置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因为关联消费者个人信息,也存在数据安全问题。《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发展报告》指出,非法处理现象仍普遍存在,且作业地点、方式更加隐蔽。因此,要规范废旧家电回收环节,建立长效机制,打击非法拆解,推动“去旧”环节从零散化、灰色化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型。同时,要加快制定完善针对二手电子产品信息清除的国家标准,为家电以旧换新提供技术支撑。

让“正规军”战胜“小作坊”,更要优化“去旧”环境。打通废旧家电回收的“最后一公里”,离不开好的政策加持,更离不开及时补齐技术短板。一方面,要通过补贴、税收、将废旧消费品回收纳入碳交易体系等政策工具,引导企业承担更多回收责任。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加强回收循环利用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不断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再生效率、减少二次污染,推动家电回收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真正让以旧换新成为消费升级的助推器。

热点关注


(责任编辑:凌云)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