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六版

江苏泰州海陵区:全域化阳光食坊 三年提升行动见成效

2025-04-08 15:09:47 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俞秀莲 张吉祥)截至目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51家食品小作坊已全部完成升级,实现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的华丽转身,成为名副其实的“阳光食坊”。

小作坊大多散落于大街小巷,由于入行门槛低,生产条件简陋,风险隐患较多,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重点。为此,海陵区市场监管局从2022年上半年起,开展了全域化“阳光食坊”三年提升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并依托“政策支持+技术帮扶”模式,对全区登记在册的51家小作坊进行对标整改和提档升级。

该局对小作坊进行深入摸排,落实小作坊登记建档机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面掌握小作坊的数量、产品种类、生产条件等基本情况。同时,对正常生产和已经停产的小作坊分类建立台账,为食品生产小作坊提优升级打好基础。针对摸排中发现的经营场所卫生差、原材料贮存不规范、从业人员未穿戴工作衣帽等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完成。

海陵区市场监管局对全区已登记的小作坊实行“一坊一策”“手把手”式帮扶指导。该局详细了解不同小作坊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积极沟通协调帮助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对小作坊原辅料采购验收、配料投判,以及生产加工、产品包装、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贮存销售等关键环节进行提升;同时注重“关口前移”,对新准入的小作坊,在其装修前提前介入,根据产品种类、房屋布局及结构的不同,就小作坊的区域划分、平面图的绘制进行精准指导,有效避免返工,降低损失。

针对小作坊入行门槛低,生产条件简陋,风险隐患较多的特点,该局积极申请政策性补贴31.5万元,用于小作坊加工场所顶棚、墙壁、门窗、隔断、地面等处硬件改造提升,使其卫生条件和生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针对作坊主食品安全意识薄弱、法律意识较低的情况,采取媒体宣传、办班培训、现场宣贯、实际讲解等形式,全面提高作坊主及从业人员的法律质量安全意识。

(责任编辑:加贺)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