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让体育消费成为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5-03-04 14:27:54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春天来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逐渐被点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动起来。跑步、骑行、登山等让人亲近自然的户外运动受到广泛欢迎,健身、瑜伽、舞蹈等随时可以开展的室内运动也热度不减……体育消费正在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体育产业是世界公认的“幸福产业”。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不断增长,相关消费业态不断涌现,体育消费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5亿人,庞大的群众基础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之一,预计2025年我国体育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2.8万亿元。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体育消费报告》指出,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在市场规模、消费模式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均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体育消费人群显著增长、人均体育消费金额持续提高,体育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飞盘、射箭、攀岩、体育舞蹈等上手快、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逐步从小众运动发展成为大众运动项目,体育消费新业态不断丰富;传统体育场馆和场地设施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雪场冰场、山川江河、草原湖海等广阔的自然环境更是为体育消费提供了各种场景,大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活动进街区、进景区、进商圈,体育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

体育消费内容持续推陈出新,“体育+”的经济影响力也在加速释放。体育+健康、体育+旅游、体育+教育、体育+文化、体育+养老、体育+科创、体育+互联网……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模式被创造出来,无疑为跨界融合类体育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有些新产品新模式已经产生并有效带动了体育及相关消费。

这些消费新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新变化。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作为一种服务消费,体育消费增速快于商品增速,但与发达经济体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目前的体育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尽管体育消费市场规模较大,但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以场地设施供给为例。近些年,我国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体育场地面积快速增加,但分给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5亿多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有不足3平方米,网球馆“一位难求”等供需不匹配问题仍难解决。除此之外,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同样限制了体育活动的普及与体育消费的增长。

推动体育消费持续增长,必须以民众需求为导向,从政策端发力,推出有效举措,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体育消费方面明确提出,盘活空置场馆等体育场地资源,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依规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增加体育消费场所。这为推进体育消费工作指明了方向。各地各部门应发挥投资引领、撬动、示范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一步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为人民群众参加体育运动提供便利。同时,鼓励体育场馆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鼓励民众“错峰”运动,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科技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体育活动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拉动体育消费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要进一步整合体育、商务、文旅等资源,促进其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创新融合和精准发力,满足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叠加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从而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释放体育消费的巨大潜力,企业大有作为。体育相关企业可以拓宽依托于不同体育文化的垂直市场,更加关注消费者多元化体育消费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为新兴运动、健康需求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产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市场影响力,开拓高端市场。

体育消费一边连着经济,一边连着民生。大众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健康的追求,为体育消费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在满足群众需求、推动业态创新、发展新兴场景、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下足功夫,打造新颖多样的体育消费模式,进一步带动体育消费“热”起来,让体育消费成为点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陆明)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