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评我议
近几年,随着我国多项重大科技突破,“量子”成为家喻户晓的热词,集中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的量子科技产品,无疑是高精尖产品。但是记者发现,在购物平台上,“量子+日用品”的商品随处可见,并且价格便宜,从量子笔到量子美容仪,从量子袜子到量子鞋垫,应有尽有。这些打着量子名号的产品真的跟量子科技有关系吗?
(据3月2日《北京晚报》)
切莫轻信“量子”营销噱头
□ 苑广阔
近年来,“量子”一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些尖端科技的突破让国人倍感振奋。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个代表着最前沿科技的名词,正在被一些商家肆意滥用,成为营销噱头。从量子笔到量子鞋垫,从量子美容仪到量子袜子,这些打着“量子”旗号的日用品充斥电商平台,形成了一场披着科学外衣的营销狂欢。这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有可能损害我国量子科技的健康发展。
在电商平台上搜索“量子”关键词,会出现数以万计的商品。这些商品大多价格低廉,却标榜着神奇的量子功效。量子笔声称运用量子纠缠原理,量子鞋垫宣称植入14颗量子芯片,量子美容仪更是号称能够逆转衰老。商家利用消费者对量子科技的好奇与崇拜,将量子概念包装成无所不能的“黑科技”。
商家营销手段层出不穷,有的在产品外观上印上量子符号,有的编造似是而非的科学理论,更有甚者直接虚构量子功能。他们深谙消费者心理,将量子这个高深莫测的科技名词与日常生活用品结合,制造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产品。许多消费者被量子概念吸引,却对量子科技缺乏基本认知,轻信商家的夸大宣传。这不仅让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更可能因使用劣质产品而危害身体健康。
真正的量子科技产品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以量子计算机为例,需要极低温环境、精密控制系统和复杂的量子算法,量子通信设备更是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严格的操作规范。这些尖端科技产品价格昂贵,主要用于科研和特定领域,远非普通日用品所能企及。面对市场上泛滥的“量子”产品,消费者需要保持清醒认识。至少目前阶段,真正的量子科技产品还不会出现在日用品领域,更不会以低廉的价格出售。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应该关注产品的实际功能和品质,而不是被华丽的量子概念所迷惑。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加大对量子概念产品的监管力度,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行为。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对量子科技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更多人了解量子科技的真实面貌。量子科技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呵护。只有杜绝量子概念的滥用,才能为真正的量子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别拿“量子”当幌子
□ 江德斌
以量子科技为噱头的日用品,俨然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某些商家招摇撞骗的“金字招牌”。这些所谓的“量子产品”包罗万象,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功能被吹嘘得神乎其神,仿佛只要有“量子”二字,就能包治百病、点石成金。在荒诞不经的营销话术轰炸下,很多消费者上当受骗,花高价买了“高大上”的“量子产品”。而这些所谓的“量子产品”就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智商税”,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量子科技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难度高,应用门槛也高。据专家介绍,真正的量子技术研究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顶尖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市面上销售的“量子产品”,不过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将普通商品包装成高科技产品的拙劣把戏,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不仅欺骗消费者,也会误导大众对量子科技的认知。
目前,量子科技尚在研究阶段,还未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入商业化市场,即便未来推出量子产品,也不会很快进入日用品领域,价格亦非普通民众所能承受。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量子产品”,消费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被某些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秉持理性消费的态度,莫被“量子产品”忽悠了。大众应提升科学素养,从权威渠道了解量子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避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量子概念所忽悠;要学会辨别真伪,对于那些价格异常低廉、功能夸大其词的“量子产品”,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
市面上几十元的“量子产品”大行其道,不仅折射出某些商家道德底线失守,而且也提醒市场监管部门应及时更新对新兴科技领域的认知,跟进完善监管标准、加大执法力度,让不法商家没有可乘之机。此外,由此也可以看出有的电商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不严,对商品夸大其词、虚假宣传缺乏有效管理,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此类虚假产品提供滋生温床,助长了市场乱象。
规范整治“量子产品”乱象,需要多方合力。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规范市场营销行为,严厉打击乱“蹭”高科技的虚假宣传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电商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审核商家资质,对商品名称、宣传推广等进行仔细审查,及时下架问题商品,清理不良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