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驱动力

2025-02-27 14:40:13 中国质量报

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驱动力

2024年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8.9%

□ 本报记者 丁 莹

2024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整体运行良好,11648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8.9%,10种有色金属产量近8000万吨,比上年增加4.3%;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788.2亿元,比上年增加15.8%;生产经营保持稳健增长,主要产品的产量、投资都比上年有所增加;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00多亿元,比上年增加15.6%。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镍钴分会特聘顾问、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徐爱东介绍说,2024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加24.7%;对外贸易保持逐年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3687.9亿美元,同比增加11.4%。

徐爱东认为,国家政策的精准引导和有效实施确保有色金属产业在结构优化、产业增长和创新发展方面稳步前行,为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提供了坚实保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有色金属产业经济效益提升、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保证新能源汽车、动力及储能电池、光伏“新三样”快速发展,有色金属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有色金属是“新三样”产业最重要的原材料,有色金属产业通过持续技术改革、“走出去”、攻坚克难,解决了“新三样”发展中所需原料供应的“卡脖子”问题,强力支撑了“新三样”产业高速发展,也带动我国铜、镍、钴、硅等产业快速增长,化解了房地产市场下行导致的有色金属消费下降的不利因素,为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2024年,我国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系列政策,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也有效拉动了有色金属消费需求。特别是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推动家电、汽车等消费品更新,带动铝、铜等主要有色金属材料消费。

有色金属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的物理支撑。如发展新能源汽车对镍、钴、锂,光伏产业对硅的拉动作用已经充分显现。未来低空飞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或将引发一轮新材料产业升级浪潮。徐爱东表示,在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有色金属产业对各行各业的支撑作用将越来越大,融合度越来越高,在光伏、储能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将处处洋溢着有色金属的光芒,“有色元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增加了更强的底气。

(责任编辑:八雨)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