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示
酒类产品选购应“五看”
节日期间,白酒市场迎来消费高峰,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消费提示,提供白酒选购建议。
购买酒类产品时,消费者应前往大型商场、连锁超市或酒类专卖店等具有酒类商品经营许可资质的酒类经营企业购买,并索取票据留证,不购买来源不明或“三无”的酒类产品。消费者还需警惕“特供酒”消费陷阱。根据《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等相关文件,酒类企业不准生产标注有“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因此,市场上不存在“特供酒”。
在挑选酒类产品时,消费者需辨别酒质优劣,可以关注以下5个方面:
看包装。消费者在买酒时,要注意看商标名称、色泽、图案,以及标签、瓶盖、酒瓶、合格证、礼品盒等质量。质量较好的酒,标签印刷讲究,纸质精良白净、字体规范清晰,色泽鲜艳均匀,图案套色准确,油墨线条不重叠。
看瓶盖。目前,我国名优白酒的瓶盖大多使用铝质金属防盖,其特点是盖体光滑、形状统一,盖上图案及文字整齐清楚,对口严密,开启方便。如果是假冒伪劣产品,倒置瓶体时往往有液体滴漏而出,且盖口不易扭断,图案、文字模糊不清。
看瓶身。消费者在选购时,要看酒瓶封口是否严实,是否有破损或重新加工的痕迹,看瓶体是否有裂纹和砂眼等。
看酒色。白酒在瓶内应是清澈透亮的。消费者需要留心瓶内是否有悬浮物、云雾状杂质或沉淀物。
看标准。消费者挑选纯粮白酒时,要查看执行标准。固态法白酒指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也就是俗称的纯粮酒,包装应标注GB/T 10781.1—2006(浓香型)、GB/T 10781.2—2006(清香型)、GB/T 26760—2011(酱香型)等执行标准。液态法白酒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勾调而成,包装应标注GB/T 20821—2007。固液态结合法白酒指产品由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勾调混合而成,包装应标注GB/T 20822—2007。
此外,在饮酒习惯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应不超过25克,这大约等同于饮用38度白酒75毫升或52度白酒50毫升;成年女性每日酒精摄入量应控制在15克以内,相当于饮用38度白酒约50毫升或52度白酒约37毫升。建议消费者不要空腹饮酒,可饮酒、进食相结合,以免酒精在空腹状态下被快速吸收。
(来源:山西省临汾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安徽省蚌埠市固县政府网站 刘松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