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提高立法质量  守牢安全底线

2025-02-07 12:45:23 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贾润梅

为深入落实《“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24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紧紧围绕市场监管中心工作,加快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重点立法,强化市场监管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6部行政法规,出台《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规定》《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等规章,进一步规范企业登记管理秩序,强化信息公示制度刚性约束,维护交易安全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助推《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制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延长授权国务院在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暂时调整适用计量法有关规定期限的决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出台《农业农村标准化管理办法》《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6部规章,发挥标准和计量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保障重点产品安全,筑牢市场安全防线。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的决定》两部法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发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和《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落实食品药品“四个最严”要求,守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规划》实施以来,市场监管总局不断强化立法全过程管理,出台防范化解立法风险有关规定,完善防范和化解立法风险长效机制,优化法制审查流程,建立预审会制度,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加强立法统筹谋划,积极推进立法计划落地。市场监管总局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改革的系列部署,回应基层监管执法实践需求,研究提出完善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总体考虑,区分轻重缓急和工作基础,力争2025年完成30余个立法项目。此外,组织梳理、研究法律法规中部门职责交叉事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中,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推动理清部门职责,明确规定由文物保护部门查处非法从事文物经营活动的行为。

根据《规划》,强化市场监管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市场监管总局围绕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印发《关于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的指导意见》。梳理总结近年来行政诉讼败诉情况,建立风险提示制度,不断提升复议应诉质量。规范市场监管总局“三书一函”制度的实施,强化事前指导防范和事中事后监督,推动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开展全系统行政处罚案卷评查,促进提高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质量。完成市场监管总局第三期法律顾问和新任公职律师选聘工作,强化法律咨询服务支撑。对781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国际合作协议等开展合法性审核,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08件、应诉案件6771件,有效防范执法风险,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

【决胜“十四五” “市”说现代化】

(责任编辑:陆明)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