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老龄化社会 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2025-01-14 12:35:56 中国质量报

让爱不被遗忘

《老龄化社会 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 本报记者 何 可

几乎每个黄昏,81岁的罗奶奶,都会神色茫然,嘴里呢喃地对保姆说:“我这是在哪?”在医学上,这种行为被称为“日落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认知障碍类型——阿尔茨海默病的表现之一。

2024年12月31日,GB/T 45150—2024《老龄化社会 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国家标准发布实施。该标准等同采用ISO 25552:2022国际标准,是国家标准委2023年度“适老化专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有望增进罗奶奶等认知症人群的健康福祉,减少社会对认知症的污名化和家庭的病耻感。

我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认知症人群数量最多的国家,数以千万计的老年人受困于此,大脑遭受岁月侵蚀。根据中国老龄协会《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与发展报告》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认知症患者总数为1600万人左右,占世界总数的20%,居全球第一位。预计2030年将达2220万人,2050年将达2898万人。

《老龄化社会 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国家标准在引言部分指出,全世界认知症人群的增长导致所有社群了解认知症的需求日益增长。对认知症人群的污名化和歧视时有发生,在其所在社群,给诊断、治疗和照顾造成障碍,这可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许多社群不仅没有充分支持认知症人群,更阻止他们最大限度掌控自己的生活。为使认知症人群能够继续参与日常活动和社群生活或能够参与生活决策而提供的额外支持,往往为时过晚或始终缺失。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服务标准化研究所侯非指出,放眼国际,认知症包容性建设已成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效应对认知症的全球共识,能够积极有效、经济便捷地缓解认知症引发的社会和经济压力,为认知症人群安全、健康、独立、幸福、有尊严地生活、工作、学习、社交、消费提供有力支持,延缓其病情发展,实现其个人价值与人生追求。

《老龄化社会 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国家标准给出了建立认知症包容性社群的流程、原则、因素和网络模型,提出了建立认知症包容性社群的行动领域,建立了认知症的发展阶段及其对认知症包容性社群行动领域的影响矩阵,用于描述认知症病情发展的各阶段在不同行动领域所需的支持。例如,在商业运作中宜考虑认知症的生命历程,对认知症程度较轻的人可能得到工作支持,而认知症程度较重人的照料者需求宜得到满足。

为认知症人群及其护理人员创建支持性、安全性和包容性的社群,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老龄化社会 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国家标准有望改善社群中认知症人群的生活质量,提升针对认知症人群的服务质量,为认知症包容性社群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新的机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据侯非介绍,《老龄化社会 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国家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将帮助我国快速转化、有效利用国际先进经验,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我国深入推进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平稳、高效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技术支撑与规制保障。

(责任编辑:凌云)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