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秦海峰)近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根据《2023—2024年山西省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要求,制定印发《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惠商保”2.0理赔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推进相关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高质高效落实落细。
据了解,较此前版本,“惠商保”2.0完善了更多场景下的理赔服务,同时将服务对象延伸至转型升级为公司的“个转企”经营者,为推动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规范》分为保障对象、保险保障范围、理赔流程、理赔标准四大核心板块,并在附件中详细列举了18种“惠商保”的持续经营保障修路理赔具体场景示意图,为理赔工作提供了直观、可操作的指导。
保障对象方面,《规范》明确指出,凡注册地址及营业地址位于山西省内,且按国家规定登记在册、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包括保险期间内新注册登记的以及由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的经营主体,均属于保障范畴。
保险保障范围方面,《规范》对4个险种进行了详细规定:持续经营保障每户累计最高赔偿限额为3万元;经营财产损失每户累计赔偿限额60万元,每次事故赔偿限额30万元,且每户保险期间内赔偿次数不超过两次;从业人员人身伤亡每次事故每人人身伤亡赔偿限额35万元,住院津贴按日赔偿金额与实际住院天数计算,累计最长不超过180天;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每次事故每人人身伤亡赔偿限额35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万元,同样每户保险期间内赔偿次数不超过两次。
理赔流程方面,《规范》规定,个体工商户可通过拨打“惠商保”项目理赔报案专线4001865180或使用“惠商保”App进行报案。案件处理人员将在接到报案后迅速响应,了解事故详情,必要时4小时内进行现场查勘,收集理赔资料,确定保险责任与实际损失,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理算,确定赔偿金额后按程序支付赔款。
理赔标准方面,《规范》对4个险种从理赔场景、赔付标准、索赔资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化,确保理赔工作公正、透明、高效。
据统计,自2023年山西省创新实施“惠商保”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以来,截至2024年12月22日,已累计赔付金额2.65亿元,惠及4万余户个体工商户,该省个体工商户活跃度从项目实施前的63%提高到68%。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对全国62项典型经验做法进行通报表扬,山西省推出的“惠商保”保障项目榜上有名。